【佳作赏析】:美育之美,从“无用”到“有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美育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正如孔子所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表明了艺术教育对于个人修养的重要性。尽管如此,在现代社会中,美育经常被误解,被认为是“无用”的。然而,正是这种表面上看似“无用”的教育,培养了许多杰出人才和伟大的成就。
美育为何会被认为是“无用”的呢?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对美的理解存在误区。美不仅仅是外在的华丽,更是内在精神的反映。美育的目的是培养人们的审美品味,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他们能够在生活中发现和创造美。在这个过程中,美育可能不会直接带来经济效益,因此有些人认为它是“无用”的。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我们可以从钱学森、陈从周、袁隆平等杰出人物的事迹中找到答案。钱学森,作为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他酷爱书画,深知美育的重要性。在他看来,书画不仅是艺术,也是文化的传承。正是他对美的热爱和追求,使他在科学研究中表现出独特的创新精神,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陈从周,作为园林学和古建筑学的专家,他热爱文学,认为美育是传承文化的重要手段。他通过研究古建筑和园林,将美育融入自己的专业领域,为我国古建筑的保护做出了巨大贡献。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 2025届高考作文预测及佳作赏析:去泊存新,改出新天地
下一篇文章: 2025届高考作文预测及佳作赏析:跨过行业的藩篱,成就成功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