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版权申明

网络信息 | 家校互动 |
网络作文 | 竞赛作文 |
小考频道 | 中考频道 | 高考频道 |
新华教育 | 人民教育 | 新浪教育 |


祝福 | 帮助 | 网址 |
网站社区 | 媒体报道 | 同行作文 | 作文点睛 | 教师频道 | 资讯频道 | 英语频道 | 搜狐教育 | 腾讯教育 | 网易教育 | 留言 | 链接 | 旧站 |
最新公告:     冠华作文网署假期间作文稿酬双倍!  [ghzw  2011年7月6日]            冠华作文网录用的作文、论文稿酬翻一倍  [ghzw  2011年6月13日]            冠华作文网发布征集令  [ghzw  2011年6月3日]            请大家到新网站注册,登陆发表作文。  [ghzw  2011年5月2日]            冠华作文网新年发红包了啦!  [ghzw  2011年1月20日]         订阅: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冠华作文网 > 考后点睛 > 真题猜想 > 正文         ★★★
 
2024年高考作文预测:方与圆,共生的哲学思考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3/9/9 12:43:09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我要投稿

2024届高考作文预测及佳作赏析:方与圆,共生的哲学思考

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秸秆打成圆捆和方捆都可以,区别是圆捆便于滚动,但不好堆积;方捆便于堆积,但不好滚动。

屈原有诗句:“何方圆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意思是:方和圆怎能够互相配合?志向不同哪能彼此相安?

又有人说:方是做人之本,圆是处世之道。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文题解析】:根据以上材料,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启示意义。首先,秸秆打成圆捆和方捆的区别提醒我们,在选择方法或策略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权衡和取舍。圆捆便于滚动,方捆便于堆积,但它们各自也存在不足之处。这告诉我们,在面对问题或挑战时,没有一种方法是完美的,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方式。

其次,屈原的诗句何方圆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表达了方和圆的不同性质和志向。这启示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追求和价值观。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互相补充和相互支持,实现共同进步和和谐相处。

最后,有人说方是做人之本,圆是处世之道。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要有基本的原则和底线,即方;而在处理人际关系和处世之道上,则需要灵活变通、圆滑处事。方和圆的结合,可以使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更加得心应手,既能保持自己的原则和尊严,又能与他人和谐相处。

材料中提到了秸秆打成圆捆和方捆的区别,以及屈原的诗句和另一种说法。从中可以得出圆和方互相配合、志向不同、做人之本和处世之道等观点。因此,审题立意可以从圆与方的互补关系志向与方法的统一做人和处世之道等方面展开分析。

综上所述,以上材料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意义。在面对问题时,我们要灵活选择方法;在与他人相处时,要尊重差异,互相补充;在做人和处世之道上,要有方与圆的结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面对挑战,实现个人成长和社会和谐。

佳作赏析

【佳作赏析】:方与圆,共生的哲学思考

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秸秆资源的合理利用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而对于秸秆的处理方式,人们常常提到的是将其打成圆捆或方捆。秸秆打成圆捆和方捆都有各自的优势和特点,正如屈原在其诗中所言:何方圆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这种不同的形式和方式引发了我深入思考。

从字面上看,圆和方似乎是两个相互矛盾、无法共存的概念。然而,当我们深入思考时,却能发现方与圆实际上并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圆形代表着柔性、曲线和流动,而方形则代表着刚性、直线和稳定。这种差异性使得圆和方在不同的场景中具备各自的优势。

秸秆打成圆捆,因其圆滚滚的形状,便于在田间地头进行运输和收集。圆捆的圆滑外形减少了与地面的摩擦,从而降低了能量消耗,提高了运输的效率。然而,圆捆不便于堆积,占用空间较大,这也是其不足之处。相反,秸秆打成方捆则便于堆积和储存,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但方捆由于形状的限制,无法像圆捆那样轻松地滚动,从而在运输时存在一定的困难。

然而,我们不能仅仅将圆和方的关系局限于秸秆处理上,它们更是一种哲学思考的象征。屈原在他的诗中提到:志向不同哪能彼此相安?”这句诗句深刻地揭示了圆和方之间的差异。圆形代表着柔性和变通,而方形则代表着稳定和坚持。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也常常面临着选择,需要权衡利弊、取舍取舍。有时候,我们需要保持圆滑的态度,灵活应对各种变化,寻找最适合自己的道路。而有时候,我们需要坚守方正的原则,勇敢面对挑战,追求自己的目标。

正如有人说:方是做人之本,圆是处世之道。方与圆的结合,体现了我们在人生道路上需要保持的平衡和变通。方形的刚性和直线代表着我们应该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价值观,不忘初心,勇往直前。而圆形的柔性和曲线则代表着我们要善于变通和适应,面对挑战时能够灵活应对,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

综上所述,秸秆打成圆捆和方捆虽然有各自的优势和特点,但它们并非互相排斥,而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也需要在方与圆之间寻找平衡,以方为本,以圆为道,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只有在这种平衡中,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应对挑战,追求自己的梦想,并在人生的旅途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佳作赏析】:方与圆,共生之道

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秸秆综合利用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而对于秸秆的处理方式,人们常常讨论的焦点是圆捆和方捆的区别。圆捆便于滚动,但不好堆积;方捆便于堆积,但不好滚动。这一现象引发了我对方与圆的思考。

屈原曾在其诗中写道:何方圆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这句诗意味深长,表达了方与圆之间的互补关系。方和圆代表着两种不同的形状和特性,正如人们的志向和道路也各不相同。然而,正是因为这种差异,才使得方与圆能够相互配合、共同存在。就像社会中不同的个体和不同的观点一样,只有在互相尊重、互相包容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实现和谐共处。

有人说,方是做人之本,圆是处世之道。这句话启示了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方与圆之间的关系。方代表着坚实、稳定和规律,它是我们做人的基础,是我们树立志向、追求目标的起点。而圆则代表着灵活、圆融和包容,它是我们处世的智慧,是我们在与他人相处时需要具备的品质。

在现实生活中,方与圆的共生之道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无论是在团队合作中,还是在家庭生活中,我们都需要方与圆的双重力量。方的力量使我们能够坚守原则、追求卓越,而圆的力量则让我们能够理解他人、包容不同意见。只有将方与圆相结合,我们才能够实现更大的价值,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方与圆的共生之道一直存在于人类文明的发展中。正是因为方与圆的互补关系,人类才能够不断创造出各种奇迹和伟大的成就。例如,科学和艺术的结合就是方与圆的完美融合,它们既追求理性和逻辑,又注重想象和创造。正是这种综合的力量,使得人类社会能够不断进步、不断创新。

在我看来,方与圆的共生之道不仅存在于秸秆的处理方式上,更是贯穿于我们的生活和社会中。作为一个个体,我们应该以方为基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追求目标,同时以圆为智慧,学会尊重他人、包容不同意见。只有通过方与圆的结合,我们才能够实现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的进步。

因此,让我们共同探索方与圆的共生之道,让我们以方为基础,以圆为智慧,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能够创造出一个和谐、包容的社会。让我们相信,方与圆的力量将引领我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佳作赏析】:方与圆的相互关系及启示

近年来,秸秆处理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而关于秸秆打成圆捆和方捆的区别,引发了我对方与圆的思考。方是做人之本,圆是处世之道,这句话让我深感启示。方与圆之间的关系,不仅仅体现在秸秆上,更蕴含着人生哲理。

方与圆有着各自的特点和优势。方捆便于堆积,可以节省空间,而圆捆则便于滚动,方便运输。这种差异性,使得方和圆在不同场景下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然而,我们不能简单地将方和圆看作是对立的存在,而应该将其视作相互补充、相互配合的关系。

正如屈原所言:何方圆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方与圆的差异并不意味着彼此不能共存。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志向和追求,这些志向可能会因人而异,但并不妨碍我们相互协调与相互尊重。方和圆不同的道路,正是丰富了人类社会的多样性,使得我们能够共同进步和相互促进。

在人生的道路上,方与圆也有着类似的存在。方是做人之本,是我们立足之地。只有拥有坚实的基础,才能够稳定地前进。方代表着规矩、秩序和纪律,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光有方而没有圆,生活将变得枯燥乏味。圆是处世之道,它代表着灵活、包容和变通。圆能够让我们更好地适应环境和应对挑战。只有方与圆的结合,我们才能够在人生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方与圆的相互关系,也可以在人际关系中得到体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思维方式,这使得我们在与他人交往时产生了不同的观点和意见。然而,正因为有了这种差异性,我们才能够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当我们能够以开放的心态去接纳他人的不同,将方与圆的优势相结合,我们就能够建立起和谐、稳定的人际关系。

在实践中,我们应该善于运用方与圆的思维方式。对于问题和挑战,我们应该既保持坚定的立场,又能够灵活变通。我们应该勇于创新,敢于突破传统的束缚,同时也要尊重规则和秩序。只有在方与圆的相互补充下,我们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综上所述,方与圆的关系不仅仅局限于秸秆打捆,更是我们人生中的一种哲学思考。方是做人之本,圆是处世之道,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依存。只有在方与圆的结合下,我们才能够在人生的道路上行稳致远,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迎接未来的挑战。

 

【佳作赏析】:方与圆,和谐共生的哲学思考

秸秆打成圆捆和方捆的区别,引发了我对方与圆的思考。方是做人之本,圆是处世之道,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方与圆的选择,而如何将二者相互配合,实现和谐共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哲学思考。

秸秆打成圆捆和方捆的区别在于其形状和特性。圆捆便于滚动,方便运输,但不容易堆积;而方捆则便于堆积,可以节省空间,但不方便滚动。这种差异性使得圆捆和方捆在不同的场景下有着各自的优势。然而,我们不能简单地将方和圆看作是对立的存在,而应该将其视作相互补充、相互配合的关系。

正如屈原所言:何方圆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方和圆的差异并不意味着彼此不能共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志向和追求,这些志向可能会因人而异,但并不妨碍我们相互协调与相互尊重。方和圆不同的道路,正是丰富了人类社会的多样性,使得我们能够共同进步和相互促进。

方是做人之本,圆是处世之道。方代表着规矩、秩序和纪律,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拥有坚实的基础,

[1] [2] 下一页


点击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 姓名: *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作文网 |

    地址:中国江苏 网监备案:32092502000081 E-mail:[email protected] 站长:陆浩
    编辑部、作文QQ群:228658618 通联部QQ:390008545 技术部QQ:81263931 版权所有©冠华作文网
    万网”提供技术支持 苏ICP备06005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