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版权申明

网络信息 | 家校互动 |
网络作文 | 竞赛作文 |
小考频道 | 中考频道 | 高考频道 |
新华教育 | 人民教育 | 新浪教育 |


祝福 | 帮助 | 网址 |
网站社区 | 媒体报道 | 同行作文 | 作文点睛 | 教师频道 | 资讯频道 | 英语频道 | 搜狐教育 | 腾讯教育 | 网易教育 | 留言 | 链接 | 旧站 |
最新公告:     冠华作文网署假期间作文稿酬双倍!  [ghzw  2011年7月6日]            冠华作文网录用的作文、论文稿酬翻一倍  [ghzw  2011年6月13日]            冠华作文网发布征集令  [ghzw  2011年6月3日]            请大家到新网站注册,登陆发表作文。  [ghzw  2011年5月2日]            冠华作文网新年发红包了啦!  [ghzw  2011年1月20日]         订阅: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冠华作文网 > 考后点睛 > 真题猜想 > 正文         ★★★
 
2024年高考作文预测:向上向善,薪火相传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3/9/6 13:54:10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我要投稿

2024届高考作文模拟写作:向上向善,薪火相传

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很多劝导人向上向善的思想理念,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人为善”“推己及人”“兼善天下”“利济苍生”等。向上向善的文化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体现了思想向上、行动向前、心中向善的自觉与自省。向上向善作为一种价值目标和价值准则,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和博大的情怀。

复兴中学团委将组织以“向上向善”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文题解析】: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本次征文活动的主题是向上向善,旨在通过写作来解析这一主题的审题立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劝导人向上向善的思想理念,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人为善推己及人兼善天下利济苍生等。这些思想理念体现了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并且展示了思想向上、行动向前、心中向善的自觉与自省。

在审题立意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析:

首先,可以通过探讨向上的意义来解析审题立意。什么是向上?如何实现个人的进步和成长?可以从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入手,分析个人如何通过不断努力和追求进步来实现自我价值。

其次,可以通过探讨向善的内涵来解析审题立意。什么是善?如何做到对他人友好、关爱他人并付诸行动?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出发,分享一些感人的故事或亲身经历,阐述对于他人帮助和关怀的重要性。

此外,还可以从社会层面解析向上向善的意义。如何在社会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如何为社会做出贡献?可以结合具体的社会问题或现象,探讨个人应该如何以自己的力量去改变和影响社会。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解析,可以全面而深入地展开对于向上向善主题的审题立意,使文章内容丰富、观点明确、思路清晰。希望参赛者能够通过写作来表达对于这一主题的理解和思考,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并激发读者对于向上向善的追求和行动。

佳作赏析

【佳作赏析】:向上向善,薪火相传

如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再度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热议。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我们更需要回归自己的文化根源,寻找那些能引领我们向上向善的思想理念。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复兴中学团委组织了以向上向善为主题的征文活动,旨在激发同学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思考。

中国古代智者曾提出许多劝导人向上向善的思想理念,其中最著名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简洁明了地表达了一个道理:待人如己,不做自己不愿被别人对待的事情。这个道理看似简单却包含着深刻哲学思考。当我们遇到困难或挫折时,首先要考虑到别人是否也有同样感受,并给予他们帮助和支持。

此外,与人为善推己及人兼善天下利济苍生等思想理念也是我们向上向善的重要指导。这些理念都强调了一个共同观点,即人与人之间应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秉持这种价值观,将其贯彻到日常生活中。在学校里,我们可以主动帮助困难同学,一起进步;在社会中,我们可以参与公益活动,为他人贡献自己的力量。只有通过实际行动践行这些思想理念,才能真正传承向上向善的精神。

向上向善作为一种价值目标和准则,在当今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更是一种博大的情怀。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面临各种诱惑和困难。但只要坚持向上向善的信念,并以此为指引行动,就能战胜困难、克服挫折。

对我个人而言,向上向善已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天早晨醒来,我都告诉自己要做一个向上向善的人。在学习中,我努力提高成绩,不仅为自己的未来,更为回报社会、服务他人。与同学相处时,我积极交流、互相帮助。通过这些实际行动,我深刻感受到了向上向善的力量和意义。

在复兴中学团委组织的征文活动中,我们应充分发挥思考和创作能力,通过文字表达对向上向善主题的认识和思考。只有真正理解其中蕴含的深意,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才能真正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总之,向上向善是一种无形而强大的精神力量,在当代青年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所在,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要求的体现。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为这股力量的传承者和践行者,在追求个人成功与幸福的同时,关注他人、关爱社会,并为构建美好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用行动去诠释向上向善的真正含义,点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芒。

点评:这篇作文以向上向善为主题,通过对中国古代智者提出的思想理念进行阐述,强调人与人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重要性。文章结构清晰,观点明确,用词准确。同时,作者通过自身的经历和实际行动来说明对向上向善思想的理解和践行。文章表达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并呼吁读者用行动去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改进建议】:在写作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具体的例子来支持观点,并且注意语言表达的简洁性和流畅性,避免重复使用相似的词汇。此外,在结尾处可以进一步强调个人责任和使命感,并鼓励读者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做出贡献。

 

【佳作赏析】:向上向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逐渐关注重视。其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人为善推己及人兼善天下利济苍生等劝导人向上向善的思想理念成为热议话题。这些理念深刻思考了道德伦理、社会和谐以及个人修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我国千年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独特文化遗产,在历史长河中孕育出许多劝导人向上向善的思想理念。这些理念既是对个体行为规范的要求,也是对社会风气建设的指引。例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呼吁我们在待人接物时要站在他人角度考虑问题,尊重他人权益;与人为善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关心、帮助他人;推己及人教导我们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影响他人;兼善天下强调我们不仅要关注自己利益,也要关心、帮助他人;利济苍生告诫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这些思想理念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道德观念,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在当今社会背景下,这些思想理念更具重要意义。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在竞争激烈的世界中保持善良、向上的心灵。通过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向上向善精神,可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在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时,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在竞争激烈的世界中保持善良、向上的心灵。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向上向善精神,可以成为我们引领自己走向成功和幸福的指南针。

作为学生,我们肩负培养未来社会栋梁的重任。因此,我们应从日常生活做起,用自己微小力量诠释着向上向善的意义。首先,在学习方面,我们应树立追求卓越、勇于探索的精神。努力提高学习成绩不仅是个人发展需要,更是将来回馈社会、造福他人机会增多。其次,在人际交往方面,我们要关心、帮助他人。通过参与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等方式传递爱心和正能量,让善意和温暖在社会中蔓延。最后,在个人修养方面,我们要注重培养良好品德和道德观念。言行一致、遵纪守法,以身作则成为他人学习的榜样。

在复兴中学团委组织的向上向善征文活动中,我深感荣幸。通过这次机会,我更深入地认识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塑造我们向上向善品质的重要性。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我们应肩负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与责任,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些思想理念,并将其融入自己的成长之路。

总之,向上向善作为一种价值目标和价值准则,是一种无形但博大的力量和情怀。只有通过不断地自省和思考,并付诸实践行动,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蕴含的力量和意义。让我们共同努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向上向善的精神塑造更美好、更和谐的未来!

点评:这篇作文总体上表达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向上向善思想的认识和重视,结构清晰,观点明确。文章通过引用多个劝导人向上向善的思想理念,并对其进行解释和阐述,使读者能够深入了解这些理念的内涵和现实意义。同时,文章还提到了这些思想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并强调了在当今社会背景下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然而,在内容方面,可以进一步加强论证的严密性。例如,在阐述为什么需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可以补充一些具体的例子或研究成果来支持观点。另外,在提到学生肩负培养未来社会栋梁重任时,可以进一步展开论述学生如何通过实际行动来诠释向上向善的意义。

此外,在表达方面,可以适度增加一些修辞手法或排比句式等来提升文章的语言魅力。同时注意语言流畅度和准确性,避免过于简单或啰嗦的表达。

综上所述,这篇作文在论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向上向善思想的重要性方面有着较好的触及和阐述,但在内容丰富度和表达方式上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点击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 姓名: *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作文网 |

    地址:中国江苏 网监备案:32092502000081 E-mail:[email protected] 站长:陆浩
    编辑部、作文QQ群:228658618 通联部QQ:390008545 技术部QQ:81263931 版权所有©冠华作文网
    万网”提供技术支持 苏ICP备06005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