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网高中语文试卷作文题佳作赏析:红楼梦中的大观园世界
原题
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作文。
材料一:雪芹所记大观园,恍然一五柳先生所记之桃花源也。其中林壑田池,于荣府中别一天地,自宝玉率群钗来此,怡然自乐,直欲与外人间隔矣。”(二知道人)
材料二: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创造了两个鲜明而对比的世界。这两个世界,我想分别叫它们作“乌托邦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这两个世界,落实到《红楼梦》这部书中,便是大观园的世界和大观园以外的世界。作者曾用各种不同的象征,告诉我们这两个世界的分别何在。譬如说,“清”与“浊”,“情”与“淫”,“假”与“真”,以及风月宝鉴的反面与正面。(余英时《红楼梦的两个世界》)
你怎样理解“大观园的世界”?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观点。
要求:题目自拟,文体自定,不少于700字,要能联系《红楼梦》具体情节。
审题
【文题解析】: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我们可以看出这两则材料都在讨论《红楼梦》中的两个世界:大观园的世界和大观园以外的世界。材料二还提到了作者曹雪芹在创造这两个世界时使用了不同的象征手法来展示它们的对比。
因此,本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 描述大观园的世界:通过援引材料一中的描述,介绍大观园作为一个理想化乌托邦世界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 描述大观园以外的现实世界:根据材料二中提到的不同象征手法,探讨现实世界与大观园之间的对比差异。
- 分析曹雪芹创造这两个世界的目的:通过对作者意图进行推测和分析,探究他为什么要创造这样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并表达了怎样的思想和情感。
结合以上三个方面展开写作,可以使文章内容更加全面、有条理,并能够深入探讨《红楼梦》中的两个世界所传达的意义。
佳作赏析
【佳作赏析】:大观园的世界,红楼梦中的乌托邦
在曹雪芹的《红楼梦》中,大观园被描述成一个独特而神奇的地方,宛如一个乌托邦。这个世界与现实世界形成鲜明对比,是作者对人性、社会和命运的深刻思考和揭示。
首先,在大观园的世界里,一切都是美好而完美的。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雪芹将大观园比作桃花源,说明了它是一个与外界隔绝、幸福自足的地方。在这里,林壑田池构成了一片天地,给人们带来无限快乐和安逸。宝玉率群钗来到这里后,他们不再受到封建礼教和社会压力的束缚,可以自由地追求自己真正喜欢的事物,并享受着情感上的满足。
其次,在大观园中展现出了人性最美好的一面。大观园内住着许多贵族子弟和美丽聪明的女子们。她们以文学艺术为生活重心,追求着高尚的情操和真挚的感情。她们用才华、美貌和智慧相互辉映,形成了一个充满诗意和浪漫氛围的社交圈。在这里,人们能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追求真理和美好,并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然而,《红楼梦》也通过大观园的世界向我们展示了乌托邦的不完美之处。尽管大观园是一个理想境地,但它并非真正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它只是作者虚构出来的一个幻想空间,在现实面前最终消失不见。同时,在大观园内部也存在着种种矛盾和冲突。例如,林黛玉因为对世俗礼教不满而常常忧伤,王熙凤则以权谋计算为重,导致了内部关系紧张。
总结起来,《红楼梦》中的大观园可以被视为一个乌托邦式存在:一个理想化、完美化并与现实世界有着鲜明对比的地方。它展示了人类内心深处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暗示了现实世界中人性、社会和命运的不完美。通过对大观园的描绘,曹雪芹提醒读者要珍惜和追求内心深处的美好,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和残酷性。
在我看来,大观园是一种理想化的存在,它给我们带来了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思考。虽然它只存在于小说中,却能够启发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并创造属于自己的“乌托邦”,追求真善美,并努力改变自己和社会。
点评:
- 文章结构清晰,逻辑性强。文章开头引出主题,通过对大观园的描述和分析来展开论述,最后进行总结。整篇文章内容紧密联系,层次清晰。
- 语言表达流畅,用词准确。作者运用了一些形容词和修辞手法来描绘大观园的美好和理想化,并使用了恰当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 分析深入思考到位。作者不仅仅停留在对大观园的表面描写,还对其中所蕴含的人性、社会和命运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改进建议:
- 文中有些地方可以加入更多具体例子或者引用书中的情节来支撑自己的观点,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 最后一段可以再加深一下对于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和创造乌托邦的思考,增强文章的可操作性。
【佳作赏析】:红楼梦中的大观园世界
在《红楼梦》这部经典之作中,大观园是一个独特而鲜明的世界,它承载着无数情感和欲望的交织。我认为,大观园的世界可以被视为一个乌托邦,一个理想化而完美的存在。
首先,在大观园中,林壑田池构成了一片美丽而宁静的景色。这里是贾府内部的天地,与外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大观园给人一种仙境般的感觉,仿佛进入了桃花源般的净土。这个世界被看作是纯粹、美好和完美无缺的象征。
其次,大观园也象征着自由和快乐。在这里,贾府众多人物可以尽情享受自己喜欢的事物和活动。宝玉率领群钗在大观园中游玩嬉笑,没有外界束缚和约束。他们可以追求自己真实内心所渴望的东西,并得到满足。这种自由让人们暂时忘记了现实世界的压力和烦恼,沉浸在美好的幻境之中。
再次,大观园代表着情感的纯粹和真挚。在这个世界里,人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无需顾忌他人的眼光和社会规范。各种纷繁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真实而动人的画卷。大观园中的爱情、友情和亲情都是真诚而深刻的,没有任何虚伪和假装。
然而,在《红楼梦》中,大观园的世界并非长久存在。它与现实世界形成了鲜明对比。正是因为这种对比,才让大观园显得更加珍贵而难得。在现实世界中,人们面临着社会压力、家族利益以及封建礼教等束缚与约束。大观园只能作为一个短暂的逃避之所存在,并不能永远持续下去。
通过《红楼梦》中对大观园的描写,曹雪芹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理想化而完美无缺的乌托邦世界。大观园不仅是一个美丽的景色,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和情感释放的场所。它代表着人们内心深处对于自由、快乐和真挚情感的追求。
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大观园只是虚构的存在,无法在现实中永恒存在。它提醒着我们要珍惜眼前的幸福与喜悦,同时也要面对现实生活中的挑战与困难。
总之,《红楼梦》中的大观园世界给了我们一种美好而理想化的想象空间。它不仅展示了作者曹雪芹对于人性本质和社会现实的思考,也引导着读者反思现实生活中自由、快乐和真挚情感的追求。大观园或许只是一个虚构之地,但它却激发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的动力。
点评:
- 文章表达清晰,结构合理。首先介绍了大观园作为一个乌托邦的存在,接着从林壑田池、自由和快乐以及情感纯挚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最后指出大观园只是虚构存在,并给出了总结。
- 用词准确,语言流畅。文章中运用了一些形容词和修辞手法,如“仙境般的感觉”、“沉浸在美好的幻境之中”等,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 观点明确,论证充分。文章通过对《红楼梦》中大观园的描写和对比现实世界,阐述了大观园代表的自由、快乐和真挚情感的追求,并引导读者反思现实生活中这些追求。
改进建议:
- 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具体例子或者细节来支持论述,让文章更加有说服力。
- 在总结部分可以再深入一些,探讨大观园世界对于读者产生的影响和启示。
总体来说,这篇作文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但是还有一些地方可以进一步改进,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深度。 [1] [2]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 2024年高考作文预测:“深挖洞,广积粮”反思与启示
下一篇文章: 2024年高考作文预测:假如我与贾宝玉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