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版权申明

网络信息 | 家校互动 |
网络作文 | 竞赛作文 |
小考频道 | 中考频道 | 高考频道 |
新华教育 | 人民教育 | 新浪教育 |


祝福 | 帮助 | 网址 |
网站社区 | 媒体报道 | 同行作文 | 作文点睛 | 教师频道 | 资讯频道 | 英语频道 | 搜狐教育 | 腾讯教育 | 网易教育 | 留言 | 链接 | 旧站 |
最新公告:     冠华作文网署假期间作文稿酬双倍!  [ghzw  2011年7月6日]            冠华作文网录用的作文、论文稿酬翻一倍  [ghzw  2011年6月13日]            冠华作文网发布征集令  [ghzw  2011年6月3日]            请大家到新网站注册,登陆发表作文。  [ghzw  2011年5月2日]            冠华作文网新年发红包了啦!  [ghzw  2011年1月20日]         订阅: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冠华作文网 > 考后点睛 > 真题猜想 > 正文         ★★★
 
2024年高考作文预测:源头活水,智慧之泉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3/9/5 13:07:27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我要投稿

2024届高考作文模拟写作:源头活水,智慧之泉

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朱熹在《观书有感》中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两句诗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人生方面有诸多的启示,请全面理解材料,结合自身经历和体会,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审题

【文题解析】: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引用朱熹的两句诗。诗人朱熹以方塘作比,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的读书感受。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比如,“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两句诗已凝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也可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吸取他人意见,时时补充新知识。

写作时,可以根据诗的本意写人只有不断读书,汲取新的知识,人的心智才能更加开阔,观念才不至于僵化,思想才能与时俱进。也可以写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还可以扩大延伸,写国家发展、文化传承、企业进步等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

参考立意:

1.阅读,是人生的源头活水。

2.实践是知识的源头活水。

3.源远才能流长。

佳作赏析

【佳作赏析】:源头活水,润泽心田

人生如一本书,每个人都是这本书的作者和主角。而学习、生活就是我们书中的内容。朱熹在《观书有感》中提到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两句诗给了我很多思考。

首先,我深刻理解到学习需要源头活水。对于学生来说,知识就是我们学习的源泉。只有从根本上掌握知识的原理和基础才能够获得真正的启迪和提升。举个例子,如果我们在学习数学时只记住公式和计算方法,而不去深入理解其中的逻辑和推导过程,那么即使在应试中能够得到好成绩,但实际上我们并没有真正掌握数学这门学科。因此,在学习中要注重培养对知识本质的思考能力,通过自主思考和探索来获取知识的源头活水。

其次,在生活中也需要源头活水。生活是多彩多姿的旅程,在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时,我们需要寻找内心深处的动力与信念。问渠那得清如许?这句诗提醒我们要懂得从内心寻找答案,而不是一味地向外界寻求。无论是面对学业的困难还是人际关系的问题,我们都需要从自己内心深处找到解决的方法和力量。只有通过内在的源头活水,才能够真正应对生活中的挑战,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最后,在人生道路上也需要源头活水。人生是一个不断成长和发展的过程,在追求理想和目标的道路上,我们需要源源不断地获取动力和智慧。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句诗告诉我们要善于汲取各种资源和经验,不断地充实自己。只有不断学习、积累知识、锤炼能力,才能够在人生之路上取得更好的成就。

总之,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两句诗给了我很多启示。无论是学习、生活还是人生,我们都需要源头活水来滋润我们的心田。学会从根本出发去思考问题,注重培养自主思考能力;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从内心深处寻找答案;在人生道路上,要不断汲取源头活水,不断充实自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过上充实而有意义的生活,并取得更好的成就。让我们以源头活水的思维方式去书写精彩的人生篇章!

【佳作赏析】:源头活水,润物无声

自古以来,读书一直被视为人类获取知识、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而在朱熹的《观书有感》中,他运用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两句诗来表达对于学习的深刻理解和启示。这两句诗不仅仅适用于读书,更贴切地反映了我们在学习、生活和人生方面的种种体验和思考。

首先,在学习上,问渠那得清如许?告诉我们只有通过深入探究问题的本质,才能获得真正的清晰和明了。很多时候,我们常常满足于表面知识或者零散信息,没有进行系统性思考和总结。然而,只有深入研究并追溯知识源头,才能真正理解问题的本质,并从中汲取源源不断的活力与灵感。

我记得在高中时期,我曾经遇到过一道数学难题。起初我只是草率地看了一下题目,在心急火燎之下匆忙写出答案。然而当我拿到试卷时,我才发现自己的答案完全错误。于是我决定重新审视这道题目,深入思考其中的数学原理和逻辑关系。经过一番努力,我终于找到了正确的解题方法,并得出了正确答案。这次经历让我明白了朱熹诗中所言的道理——只有深入追问问题的源头,才能获得真正的清晰和准确。

其次,在生活中,为有源头活水来。告诉我们要注重事物的根本和源头,只有保持源头活水的涌动,才能让生活充满活力与激情。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如果我们只是被表面问题所困扰而不去寻找问题背后的根源,那么我们将很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只是将垃圾丢弃在地上而不去关心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等问题,那么最终我们所面对的将是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匮乏。然而如果我们从小事做起,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并倡导他人一同行动,我们就能为生活注入源源不断的清新空气和绿色能量。这样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正是朱熹诗中所倡导的为有源头活水来

最后,在人生方面,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更是给予了我们深刻的启示。人生就像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而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条河流中的一滴水。只有通过不断追问自己对于人生意义和价值观念等问题的答案,才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道路。

在我即将步入大学之际,我也曾经迷茫过未来的方向和目标。然而通过思考、探索和反思,我逐渐明白了自己对于知识追求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因此,我决定选择攻读教育学专业,并将教育事业作为我的终身追求。

总之,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两句诗语虽然简短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哲理。无论是在学习、生活还是人生方面,只有保持对问题本质的追问和对事物根源的关注,我们才能真正获得清晰、准确和有活力的答案。愿我们都能在追求知识和实现人生价值的道路上,始终保持源头活水的涌动,让自己的人生充满无尽的可能性与希望。

【佳作赏析】:源头活水,智慧之泉

朱熹的《观书有感》中,他写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两句诗道出了一个重要的哲理:只有从源头获取清新活水,才能使我们的学习、生活和人生充满活力。这句诗给了我很多启示,让我深刻思考了自己的成长和发展。

首先,在学习方面,我们必须从源头汲取知识。对于高中学生来说,知识是我们成长的基石。如果我们只停留在表面浅尝辄止,那么我们将无法真正掌握知识的核心。相反,如果我们深入学习,并且从根本上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原理和规律,那么我们将能够更好地应用它们,并在未来的发展中具备更强大的竞争力。

其次,在生活方面,我们也需要注重源头。生活就像一条河流,在日常琐事中容易迷失自己。但是如果我们能够保持对自己价值观、信念和目标的清醒认知,并将其作为行动的指导原则,那么我们就能够在生活中保持清晰的方向感。同时,我们还应该时刻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决策,找到问题的根源,并从源头解决它们,以避免将来再次犯错。

最后,在人生方面,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人生是一条漫长的旅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面临各种选择和挑战。只有通过深入思考和反省,才能找到自己真正想要追求的东西,并制定出实现这些目标的计划。同时,我们还应该不断地学习、成长和改进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有价值、有影响力的人。

综上所述,朱熹在《观书有感》中所说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句诗给了我很多启示。无论是在学习、生活还是人生方面,我们都需要从源头获取清新活水。只有通过深入学习、注重根本原理、保持清晰方向感,并制定明确目标,才能在未来取得更大的成功和成就。让我们珍惜每一次机会,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点击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 姓名: *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作文网 |

    地址:中国江苏 网监备案:32092502000081 E-mail:[email protected] 站长:陆浩
    编辑部、作文QQ群:228658618 通联部QQ:390008545 技术部QQ:81263931 版权所有©冠华作文网
    万网”提供技术支持 苏ICP备06005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