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②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论语》)
③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礼记》)
⑤百舸争流,奋楫者先。《礼记》
请以上述经典语句中的两三句为基础,任意组合,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字。
【文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提供先秦的五句名言,考生需要先理解这些名言的意思,然后才能进行写作。
①意思是:作为一个士人,一个君子,必须要有宽广、坚韧的品质,因为自己责任重大,道路遥远。这句名言强调“意志坚韧和“勇挑重担”的重要性,只有拥有宽广、坚韧的品质才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②意思是:好比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又好比平整土地,虽然只倒下一筐土,如果决心继续,还是要自己去干的。此句强调“坚持”的重要性。
③意思是: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可见生活中要重视积累,要持之以恒、善始善终,而且祸患常积于忽微,要防微杜渐。
④的意思是:《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观点,解释了中国人独特的逻辑“由个人而至天下,由一点向外扩展”,指出个人“心正”的重要性,强调家国情怀是个人情怀的最高追求。
⑤意思是:劲摇桨的人才能在竞渡中跑在前面,告诫人们要发奋努力、敢于拼搏。要敢于竞争,敢于争先,做时代的弄潮儿。试题要求以材料中的两三句为基础,任意组合确定立意进行写作。对此,可结合①②③谈知与行的关系问题,说明光有知还不够,还要重视行动的积累;可结合①④谈对自己人生规划、目标实现的影响,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人民、家国的发展兴衰融合在一起,立志报国,心系人民;如结合②⑤谈奋斗与坚持的关系,说明唯有持之以恒,坚持到最后,奋斗才有意义。写作时还要注意写作任务中“合理引用“的要求。比如,写作时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引用“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指出新时代的青年要树立高远志向,心系祖国和人民,用充满活力的思维,铿锵有力的步伐,脚踏实地为个人及祖国创造更美好的未来。正文主体部分,则可引用“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分别针对立志如心系人民,胸怀世界,行动如“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等展开论述。结尾则全面收束全篇,照应开头。
参考立意:
1.知行合一,坚持不懈。
2.立奋斗之志,行坚持之路。
3.为国家之发展,我辈奋斗不息。
【佳作赏析】:奋进与成长,追求卓越的人生之旅
在古代经典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关于奋斗、成长和追求卓越的箴言。其中的每一句话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智慧,激励着我们在人生之旅中不断前行。本文将以《论语》和《老子》中的经典语句为基础,探讨个人奋进与成长的重要性,并呼吁每个人勇敢追求卓越。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这句话出自《论语》,它告诉我们作为有志向有抱负的人,必须具备弘毅的品质。面对艰巨的任务和遥远的道路,我们不能怯懦退缩,而是应该坚定信念、勇往直前。正如另一句经典语句所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无论是面对困难重重的高山还是平坦无阻的平地,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都需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地努力。
而《老子》中的经典语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则告诉我们任何伟大的成就都是从微小的开始。无论是一棵参天大树还是一个伟大的事业,都需要通过积累和努力才能实现。正如人生旅程中的每一步都至关重要,我们应该在脚下努力迈进,并不断积累经验和智慧。
同时,《礼记》中也提到了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性:“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只有我们内心纯正、道德修养良好,才能够真正做到自我完善。通过个人的不断努力和奋斗,我们可以带动家庭和社会的进步与繁荣。正如另一句经典语句所说:“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在竞争激烈的世界中,只有那些勇于拼搏、积极进取的人才能够率先获得成功。
因此,在这个以追求卓越为主题的文章中,我们应该明确自己的立意,并以积极向上的态度探讨个人奋进与成长的重要性。通过引用以上经典语句,我们可以呼吁每个人勇敢追求卓越,不断挑战自我。无论是面对困难还是平坦的道路,我们都应该坚定信念、持之以恒地前行。只有通过不断努力和积累,我们才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
上一篇文章: 2024年高考作文预测:追求激情与责任
下一篇文章: 2024年高考作文预测:躬身入局与置身事外的辩证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