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梁思成在《中国建筑史》中说:“至今为止,世界上真正实现过建筑设计标准化的只有中国的传统建筑。”建筑要标准化,基本上是要对材料的性质和施工的步骤有透彻的了解,汇集各种不同的技术,制订出一套大家都认为最合适可行的办法。不止建筑业,其他行业也有各自的“标准化”。
对于“标准化”,你有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并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
材料第一句话为学者梁思成的观点,由此引出关键词“标准化”。第二句话阐述建筑行业的标准化如何产生。这句话对考生了解“标准化”有启发作用。“对材料的性质和施工的步骤有透彻的了解”,强调在制定“标准化”之前需要对建筑业的规律等有深刻的认知;“汇集各种不同的技术”,强调制定“标准化”需要参考不同的技术等,从不同层面衡量比较;“大家都认为最合适可行的办法”,强调制定的“标准化”适合行业大多数人,能让大多数人更好地发挥才能。第三句话由建筑行业引申到其他行业,强调各行业都有自己的“标准化”。
考生首先需要明确“标准化”的概念。所谓“标准化”就是行业或组织为了发展的需要,在产品质量、品种规格、零部件通用等方面规定统一的技术标准。标准化意味着规范性、可复制性等。其次,考生可以思考“标准化”的积极意义,如“标准化”可以起到规范作用,可以提高效率,让行业内大多数人能更好地完成任务……再次,考生可以从材料第二句话得到启发,思考如何制定“标准化”。如对行业的特点、存在的规律有清晰的认知,也可以集思广益,借鉴不同的意见等。当然,考生也可以进一步思考。例如随着实际情况的改变,如果不能及时调整,“标准化”就有可能成为“桎梏”。“标准化”能让行业大多数人有“抓手”,但这并不意味着是对有才能的人的限制。“标准化”是“死”的,执行“标准化”的人是“活”的。
参考立意:
1.集思广益,让“标 [1] [2] [3]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 2024年高考作文预测:搀扶
下一篇文章: 2024年高考作文预测:创造不负时代的人间奇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