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万物生而平等。
(3)平等是交流沟通的前提。
(4)唯有平视,方能看得清,看得真,看得远。
【佳作赏析】:平视,一种温和的力量
汪曾祺在谈创作时说,“作家与其作品中的人物有三种态度:仰视、俯视、平视。而只有作家与人物采取平等的态度,才能理解人物,把人物写得亲切。”其实,不只写作,现实中与人相处也会有这三种态度,而平视是最温和善良的态度。儒家也曾有言:“富而不骄,贫而不谄。”同样是要告诉我们,为人处世,不论处在什么境遇中,我们都要不卑不亢,学会平视,温和待世界。
人生在世,难免有得志或失意之时,在失意时做到不自卑,在得意时做到不自傲,这就是平视。
学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时,我特别喜欢文中孔子的态度。因为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代,老师的地位曾被神化,正所谓“天地君亲师”。可孔子并没有高高在上地端起架子,俯视学生,而是以谈笑风生的方式,与学生平等地谈理想、说做人,忠厚之态跃然纸上。
哲学家罗西说:“在权威面前,能够不仰视对方,这是一种高贵;在穷人面前,能够不俯视对方,这是一种善良。”可见,平视,是待人接物的不卑不亢,也是一种高贵、善良而又温和的品质。
同样,在自然面前,人类既不要因为力量的渺小而过分仰视,也不要因为自身力量的增强而一味俯视。最好的视角,莫过于平视。
上个世纪,人类最爱说的话就是“征服自然”。人类从过去仰视自然的力量,到盲目自大地俯视自然。其实,自然怎么可能被“征服”呢?十几个人,准备一年半载,背着沉重的物资,惴惴不安地躲过风暴和雪崩,侥幸爬到山顶,插个旗子,这就是征服自然了吗?
意大利有个女探险家独自穿越了塔克拉玛干沙漠。当她走出沙漠之后,面对沙漠跪下来静默了良久。有记者问她征服沙漠后为何跪下,她真诚地说:“我不认为我征服了沙漠,我是在感谢塔克拉玛干沙漠允许我通过。”这就是平视心态下的感恩与尊重。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 2023年高考作文预测:明天会更好
下一篇文章: 2023年高考作文预测:“知”而后“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