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齐国有个善于识别狗的人。他的邻居委托他找一只能捉老鼠的狗。过了一年他才找到一只,说:“这是一条好狗呀!”那邻居养了狗好几年,狗却不去捉老鼠。他告诉了那个会识别狗的人这个情况。这个善于识别狗的人说:“这是只好狗,它的志向在于獐、麋、鹿这类野兽,不是老鼠。想让它捉老鼠的话,就捆绑住它的后腿。”后来,这个邻居捆绑住了那条狗的后腿,这狗才捉得老鼠。
上述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它引发了你哪些联想?请结合材料,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识人是基础,用人是根本
善于识别狗的人,能找到一条好狗。这条狗的志向在于獐、麋、鹿这类野兽,而不仅仅是一只小小的老鼠。这说明,这个人确有识狗之明,就像如今一些人有识人之明一样。然而,他却不能让狗得到施展其远大抱负的地方,而只是令其屈居于捕鼠之地。可见,此人并无用人之能。
诚然,人才能尽其才,贵在“知人”。知,即了解、理解、支持、懂得;知人,即了解人、理解人、支持人、懂得人,最后赢得人。知人,才能更好地用人,才能有效避免用人失察。知人需要智慧。
但是,人才能尽其才,更贵在用人。
古人说:“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 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这就告诫我们,有了贤才,我们要识贤才,更要用贤才,给贤才委以专职。识才是基础,是条件,用才则是目的,是结果。
用人者需拥有一双慧眼。这双慧眼具有全面的观察力、深刻的洞察力、准确的判断力,能发现人的长处与短处,能辨别贤才与庸才。为此,用人者要学会“下沉”,防止官僚主义,不能求全责备。就如刘邦之用韩信,刘邦不因为韩信出身寒门,从小寄食,曾受胯下之辱而轻视他、漠视他,相反,刘邦通过听取韩信对楚汉双方形势的分析,敏锐地发现了韩信卓越的军事才能,他立即采纳了韩信的建议。可惜的是,也许因为出身,也许因为自负,项羽没有刘邦那双善于识人的慧眼。尽管韩信投奔刘邦之前追随的是项羽,也曾多次向项羽建言献策,但项羽都拒绝采纳,导致韩信、陈平等优秀人才另择贤主,图谋发展。打败项羽的是项羽自己,并不是刘邦、韩信。项羽用人的短视与愚蠢恰恰说明刘邦用人的高远与聪明。
用人者还要克服唯我独尊的思想,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的博大胸怀,为人才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最好的机会,提供最好的平台,正确处理舍与得。刘邦虚心纳谏,礼待韩信。他先后拜韩信为大将军、相国,立韩信为齐王,职位的提升、平台的变化表明了和谐的君臣关系,也为韩信大展锋芒提供了最好的条件。相比之下,项羽对下属虽慈爱,但吝于给平台、给机会,项羽给予韩信的是低微的官职,安排韩信管理粮草、军饷。要知道,机会和平台深深影响人才的发展和人才创造的价值,就像雄鹰翱翔于蓝天,韩信只有统率千军万马才尽显英雄本色。
[1] [2] [3]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 2023年高考作文预测:以感恩之心添生活柔情
下一篇文章: 2023年高考作文预测:掬上进知止,向守正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