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版权申明

网络信息 | 家校互动 |
网络作文 | 竞赛作文 |
小考频道 | 中考频道 | 高考频道 |
新华教育 | 人民教育 | 新浪教育 |


祝福 | 帮助 | 网址 |
网站社区 | 媒体报道 | 同行作文 | 作文点睛 | 教师频道 | 资讯频道 | 英语频道 | 搜狐教育 | 腾讯教育 | 网易教育 | 留言 | 链接 | 旧站 |
最新公告:     冠华作文网署假期间作文稿酬双倍!  [ghzw  2011年7月6日]            冠华作文网录用的作文、论文稿酬翻一倍  [ghzw  2011年6月13日]            冠华作文网发布征集令  [ghzw  2011年6月3日]            请大家到新网站注册,登陆发表作文。  [ghzw  2011年5月2日]            冠华作文网新年发红包了啦!  [ghzw  2011年1月20日]         订阅: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冠华作文网 > 考后点睛 > 真题猜想 > 正文         ★★★
 
2022年高考作文预测:僻远幽径,风景独好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2/4/22 18:44:48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我要投稿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汉字“路”从足从各,用脚步丈量天地就是中国人对路的认识。它各色各形,它四通八达,它千里之间一日还,它遇水架桥通天险,它九天之上能揽月。路贯穿人生,沿着路,我们一往无前,前面是看得见的世界,后面是回得去的家乡。路带你闯荡天涯,路带你沟通世界……太行山的挂壁公路,在神工鬼斧的岩石间凿刻下愚公精神;青藏铁路,在雄奇险峻的雪域天地创造世界之最;无数先贤舍生忘死,筚路蓝缕,终究蹚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复兴之路……

新时代青年,只有认准人间正道,方能走出康庄大道。

以上材料对你有何启发?请以“路”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文题解析】

这是一道主题作文题,材料类型为引语类材料。对“路”的理解,可以从个人小我角度,也可以从国家角度展开;可以立足于它的现实意义,也可以从抽象层面进行。从小我的角度来说,“路”就代表了我们在此期间做过的事、过过的生活。从国家的角度来说,材料中的“路”沟通了家乡和远方,让我们回得去家乡,走得到远方;中国的一条条特色道路——太行山挂壁公路、青藏铁路等,也体现了共同富裕的中国特色复兴之路。而对于“路”的现实意义和抽象意义而言,更需要深入思考的,是它的抽象意义,如,我们选择的路代表了我们选择的人生,走一条没人走过的路则体现了对未知的探索,等等。

写作时,可以结合上述对“路”不同角度和层面的理解,选择自己最有感悟的一种进行写作。如,可以从“未选择的路”这一诗歌出发,思考自己的人生取向和人生追求;也可以从中国特色复兴之路的时代热点出发,思考中国未来可以有的发展方向。写作时还要注意材料最后一句话“新时代青年,只有认准人间正道,方能走出康庄大道”,这说明,我们不仅要对“路”有清晰准确的理解,还要从“行”的角度出发,思考自己应该如何选择,如何行动,如何去“走”,才能走好所选择的这条路。

【立意】

1.选一条未选择的路。

2.走好中华民族复兴之路。

3.走在路上,既不弃勇往直前,也不忘回头看看。

 

【佳作赏析】:僻远幽径,风景独好

清末异代,满目哀凉,梁公一声长叹如惊雷乍响:“人人皆畏败而惮先,天下遂以腐坏不可收拾。”嗟叹甚哀,然至今日,吾辈亦伤,只因当代之人仍沉湎旧迹,不知创新之可贵,“变法乃公器”。一味踏履于前人旧迹,一个时代恰似韩松笔下那“随时间变化而不进化”的机器国度。立于往辈之陈迹,余深知:今日之昏昏逐逐,吾辈呼告奔求者,乃一种敢于创新,不畏变革之力量;乃是一番敢于踏上僻远之幽径,独追一片淳静风光之精神涤荡。

勇于开拓,不惮创新,于当代正是个人锐意进取的不朽之路。

国学大师辜鸿铭刚直果敢,百年以前就曾剑指蒙昧之国人:“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而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心为形役,闻者太息,然民国之人却多是如此,沉湎于前人旧迹,深以大国自居而不知耻,不敢开拓,畏变而惮先,终只能成为“沉默的牺牲者”,生命只随枯朽之形体而消殒,不复有诗篇存世。而同一时代的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身为外国之人,却知道开拓创新之要意,把中华传统之浩瀚文化同欧美科技合而自成有机体系,于战火之中恰似惠风吹拂学子心境,铸就了个人的生命诗篇,更在创新之中突破了有限生命的无常,自书一番风华,走出萧条中锐意进取之路。

勇于开拓,不惮创新,更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必由之路。

巴尔扎克高昂头颅,傲然而言:“我已经粉碎了所有障碍。”古语总言“多歧路”,然,“歧路”却是创新的根源,看似荒诞谬误的路,往往是民族发展的起点。一如追溯中国之改革开放,正是因总工程师邓小平创新性地在社会主义性质社会中引入了市场经济,才赢得了今日的国之腾飞,反观清末慈禧因畏变而国门终为列强坚船利炮所破,涕泣之余,不免了悟创新乃民族发展必由之路。

然,老子言“坚硬者死之徒”并非空穴来风,一味求进求新,抛却公序良俗,本身亦使创新偏离了本质。

而今,我们似乎步入了加缪口中的腐朽时代,信息化之潮奔流,却窒息了个人生活,一味求新求进,处处设立新建筑水利枢纽,却只余下《苍南随想》里余秋雨对这番近乎撕裂自然的大丑的叹惋。无独有偶,践踏公序良俗,以虚假的新奇来博人眼球的网络推手们纷纷身陷囹圄,正是时代奔流中创新偏离本质的道道缩影。

电影《黄金时代》中配乐唱着:“总要选择奔流,或冒险出走。”人行于路,行而不屐,总要有几分独觅幽径的冒险之心;活在当下,唯有那些尚未开拓的路,才能守得独好的风景,攫取一番精神涤荡。

僻远幽径,勇者独往,纵历风霜,风景和畅。


点击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 姓名: *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作文网 |

    地址:中国江苏 网监备案:32092502000081 E-mail:[email protected] 站长:陆浩
    编辑部、作文QQ群:228658618 通联部QQ:390008545 技术部QQ:81263931 版权所有©冠华作文网
    万网”提供技术支持 苏ICP备06005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