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心与巧干,是治学处世的智慧之道。故言:左手拙心以进,右手巧干护航。
“宁拙勿巧”,拙心已进学问成。
《道德经》有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是的,科研先锋杨振宁教诲弟子在科研上要“宁拙勿巧”,踏踏实实算好每一个数据,才能在科研之路上行稳致远。诚哉斯言,拙心是科研之事的定海神针:中国居里夫人王承书致力氢弹研发数十年,核潜艇之父黄旭华苦干到白头,陈景润钻研“哥德巴赫猜想”草纸数亿......数以万计的科研工作者皆是隐姓埋名,守着一片拙心为事业奋斗。不仅如此,文学界也有陈忠实原下沉潜,守拙著书,“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思想家王阳明七日闭门苦心冥想,本着拙心,最终悟出”知行之理”。守着拙心默默前行,是一代宗师修行的必经之路。大智若愚,拙心不惧路遥马亡。
“巧干捕雄师”,巧干护航事业兴。
俄罗斯有谚语道:“巧干能捕雄狮,蛮于难捉蟋蟀”。以此言事,巧干是智者的一道心经,做事要讲究方法,善用智慧便能四两拨千斤,将雄师拿下,尚若一味蛮干不懂得用巧,则无论面对何事都是如螳臂挡车,手无缚鸡之力。《河中石兽》中老河兵面对打捞沉石之事,以精巧的智慧终于找到沉石位置;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者们,以创新的智慧,建成了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学会巧干这门学问,又何必一味蛮干,“劳神苦思,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随哉”!巧干实属做事之通途大道,不惧山路回环,山河阻挡。
拙心与巧干皆是行世之道,百川皆入海,两者是辩证统一的。拙心是一种精神境界,而巧干则是一种实践方法,二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能守拙而不懂用巧之人,必然是闷头苦干一辈子终难见天日,而善于用巧却不明守拙之道的人,却往往不够沉稳,在人生的航道、知识的风浪中沉浮。我们青年应当理顺拙心与巧干的关系,牢拙沉潜于学海,又用巧干创出一道新路。看未来中国之崛起,必在于我辈善用拙巧之青年!
或拙或巧,自在心人心。何不左手捧着拙心,右手持着巧干之剑,于学海中奋进,于做事中不息,看那山川湖海皆是不卷收的文章,日月亦在为我们掌灯伴读。读懂拙巧之书,便明处世治学之大道。
简评:
审题精准,立意全面。考生对于材料的理解精确到位。这是远远高于其他同学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经验就是:理解和分析材料一定要对材料进行全面的分析,不能只抓住一点;这是最佳立意。因为材料分为杨振宁的话突出“宁拙勿巧”,俄罗斯谚语强调“巧干胜于蛮干”,二者关于“巧”的阐述是不一样的,这种不一样是针对不同的领域,前者是贬义的,意为“投机取巧”,是从“做学问”的角度而言;后者是指“讲方法讲技巧”,是指从“做事情”的角度而言的。而做学问和做事情,属于不同领域,都是一个成功的人所必备的。所以,审题立意的时候,就不能不照顾到两个方面。只在一方面立意,就材料作文而言,是不全面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 2022年高考作文预测:坚韧崇成泰华岑
下一篇文章: 2022年高考作文预测:不惧挫败,再启新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