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作文预测:莫放修芦碍月生,何妨吟啸且徐行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调查表明,“零零后”是当下最年轻的网民群体,处于成长期的他们好奇心强,普遍对科技信息、文化艺术的兴趣很高,对娱乐八卦、社交聊天儿和手机游戏的兴趣也非常浓厚。
2021年10月下旬,钢琴家李云迪的丑闻被曝光,引发全网关注。有学生说,自己上网查学习资料,被这些信息分散了注意力。对这种信息,自己能否拥有“不知情权”?
学者刘擎在一次访谈中提到,“年轻人一面喜欢独处,一面又热衷于获取信息,担心自己out(落伍)了,这是存在性焦虑的一个征兆”,这戳中了当下很多年轻人的“痛点”。他说,我们必须“做减法”,从对同质信息的迷恋和娱乐围猎中跳出来,才能获得新知。
以上三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三则材料均针对年轻人的“信息过载”问题进行了观察和思考。第一则材料主要分析“信息过载”产生的原因,处于成长期的“零零后”们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第二则材料主要分析“信息过载”的危害,娱乐八卦信息对“零零后”们求知造成干扰;第三则材料主要分析如何解决“信息过载”的问题,要学会用减法,跳出娱乐围猎的圈子,获得有价值的新知。值得注意的是,立意要紧扣新时代青年对网络信息的态度展开,关键词是“网络信息”,而不是“网络”。此外,写作时还要延伸到新时代青年如何面对网络信息,如何有效利用网络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佳作赏析】:莫放修芦碍月生,何妨吟啸且徐行
“一个人对与人交往的热衷程度,与他的智力的平庸及思想的贫乏成正比。”叔本华如是说。天地常新,日生不滞,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式信息如潮水般涌来,叔本华的话也被赋予了新的意义。面对如潮的信息,我认为当代青年必须生出如炬慧眼,莫放修芦碍月生,何妨吟啸且徐行。
[1] [2]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 2022年高考作文预测:在逆境中成为胜者
下一篇文章: 2022年高考作文预测:崇尚英雄精神,传承家国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