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版权申明

网络信息 | 家校互动 |
网络作文 | 竞赛作文 |
小考频道 | 中考频道 | 高考频道 |
新华教育 | 人民教育 | 新浪教育 |


祝福 | 帮助 | 网址 |
网站社区 | 媒体报道 | 同行作文 | 作文点睛 | 教师频道 | 资讯频道 | 英语频道 | 搜狐教育 | 腾讯教育 | 网易教育 | 留言 | 链接 | 旧站 |
最新公告:     冠华作文网署假期间作文稿酬双倍!  [ghzw  2011年7月6日]            冠华作文网录用的作文、论文稿酬翻一倍  [ghzw  2011年6月13日]            冠华作文网发布征集令  [ghzw  2011年6月3日]            请大家到新网站注册,登陆发表作文。  [ghzw  2011年5月2日]            冠华作文网新年发红包了啦!  [ghzw  2011年1月20日]         订阅: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冠华作文网 > 考后点睛 > 真题猜想 > 正文           ★★★
 
2022年高考作文预测:细读字里行间处,嗅得书香满庭芳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2/3/16 15:40:14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我要投稿

活学广用,方为上“读”

字斟句酌,遍览群书

用一生的时光,与书为伴

细读字里行间处,嗅得书香满庭芳

 

【佳作赏析】:细读字里行间处,嗅得书香满庭芳

一横长城长,一点茉莉香,中华文化千百年之风韵悠长尽在字里行间。随着实体书店的创新风潮,书籍作为文化之载体再次回归于你我眼眸之中。在这个注意力稀缺而又速朽的时代中,也许读书可以作为我们摆脱裹挟的手段,在物欲横流里精细耕种一方心田。

于是,如何读书成为大众不可回避的话题。而我看来,只有秉初心、重积累、活运用、深体悟,方能嗅得书香满庭芳。

读书之道,首在积累。杜甫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讲的正是多阅读,重积累的重要性。当下青年常常指望依赖碎片化阅读,使得阅读数量最大化。于是知识付费清单早早摆上各专家学者为你“精挑细选”的文段。然而读书仅仅如此就足够了吗?自然不是!积累的道理人人都懂,古有王羲之墨染池塘方有入木三分之笔力,今有华为于云淡风清季节做极限生存之备,可见积累之必要。在学习工作之闲,不如将心交给书,让书带你遍历人世繁华,驰而不息,久久为功!高筑书籍九层台,也许我们会生活得更自在、更充盈。

读书之道,需重活用。死读书,囿于书本而不知变通乃读书之大忌。叶圣陶先生曾说“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一味地生搬硬套,只会让我们陷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怪圈,本本主义教条化。走红网络的才女武亦姝,正是由于将书中精华凝结内化而滋养身心,方能于言谈举止中尽显娉婷。而樊锦诗奶奶也助力青年人将书上壁间的文字进行数据化处理,演绎成煌煌风华的“飞天敦煌”!只有你我谨记书言,精准运用,书本才能从摆设变为时代加速器,让我们的生活更具人文色彩。

读书之道,更在深思。王国维先生曾言读书之境,强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读书,口眼心三者皆到还不够,需重视阶段性体悟。张潮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此言得之!一个人只有反复琢磨,读薄读厚每本意味深长的书,他的人生才能到达新的高度、广度和深度,凸显大格局与大智慧。

读书原为发言立志,今人读者,愿携手勠力,积累、活用、深思,愿字里行间,溢满书香。

上一页  [1] [2] 


点击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 姓名: *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作文网 |

    地址:中国江苏 网监备案:32092502000081 E-mail:[email protected] 站长:陆浩
    编辑部、作文QQ群:228658618 通联部QQ:390008545 技术部QQ:81263931 版权所有©冠华作文网
    万网”提供技术支持 苏ICP备06005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