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这句话出自清代彭端淑的《为学一首示子侄》,说的虽是“为学”之道,却能带来多方面的启示与思考。无论是个人,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在前行路上,遇到“难”或“易”的问题,“为”或“不为”,都会带来不同的结果。
对于以上材料,你是否有同感或质疑?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本题为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引自清代彭端淑的《为学一首示子侄》中的一句名言“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这句话的意思是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做,那么困难的事情也容易了;如果不做,那么容易的事情也困难了。人们做学问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学习,那么困难的也容易了;不学习,那么容易的也困难了。明确了难易的辩证关系,告知我们要去行动、要去实践。
〖参考立意〗
1.难易相成,关键在“为”。
2.难事要“为”,易事也要“为”。
3.无论难易,只在“为之”。
[1] [2]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 2022年高考作文预测:拥抱落差,期望如初
下一篇文章: 2022年高考作文预测:文化的串珠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