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版权申明

网络信息 | 家校互动 |
网络作文 | 竞赛作文 |
小考频道 | 中考频道 | 高考频道 |
新华教育 | 人民教育 | 新浪教育 |


祝福 | 帮助 | 网址 |
网站社区 | 媒体报道 | 同行作文 | 作文点睛 | 教师频道 | 资讯频道 | 英语频道 | 搜狐教育 | 腾讯教育 | 网易教育 | 留言 | 链接 | 旧站 |
最新公告:     冠华作文网署假期间作文稿酬双倍!  [ghzw  2011年7月6日]            冠华作文网录用的作文、论文稿酬翻一倍  [ghzw  2011年6月13日]            冠华作文网发布征集令  [ghzw  2011年6月3日]            请大家到新网站注册,登陆发表作文。  [ghzw  2011年5月2日]            冠华作文网新年发红包了啦!  [ghzw  2011年1月20日]         订阅: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冠华作文网 > 考后点睛 > 真题猜想 > 正文         ★★★
 
2022年高考作文预测:对“量化”说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2/1/10 19:58:38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我要投稿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0万+转发量、100万+点击量和阅读量……在这个时代,对“量”的追求似乎满足着人们的某些需求。

你对上述现象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⑴自选角度,自拟题目;⑵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审题是关键,所给材料为“10万+转发量、100万+点击量和阅读量……在这个时代,对‘量’的追求似乎满足着人们的某些需求”。通过提取关键词法可以确定写作话题为“量”,所列举的现象很普遍,也影射了现实生活人们的错误认识,即一味追求量导致迷失了本质和真诚,质量难保自然走不长远。据以上分析可以确定立意点为“求量更要保质”。

写作时可以联想到“宁缺毋滥”“滥竽充数”等成语熟语,也可以借助相关故事来阐释道理,比如项羽巨鹿之战中破釜沉舟,以5万战胜40万,著名的以少胜多战役,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质量重于数量的道理。也可以联系现实生活,通过影视剧作品一味求量导致影片票房难以如愿,启示我们应该秉持精益求精的态度,尤其是国家建设、企事业发展,想要立足并走向长远,质量是前提保障,囿于量者目光短浅,质量才是制胜法宝。

理解了材料,确定了最佳立意后,别忘了审问题,否则不按要求出牌,只能是白费功夫:你对上述现象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注意字数要求。

【参考立意】

1.“数量”诚可贵,“质量”价更高

2.不要迷失于量的追逐中

3.在保“质”的基础上求“量”

4.实至“量”归

【佳作赏析】:对“量化”说

这个时代人们对于“量”的追求似乎到达了一个极值,单是从社交媒体上对转发量和阅读量的追捧,就可管中窥豹,略知一二。对量的追求看似满足了人的某些需求,然而其带来的危害也是难以估量的。

社交媒体上的点赞量填补了人最浅层的自满;文章的点击量与阅读量标榜着其“权威性”;学校的升学率,公司的产值昭示着其辉煌的成果。当人们满足于依照一个庞大的数字进行筛选,而无视任何数据背后运作的机理和其背后的价值时,往往容易陷入巨大的误区。

100万+阅读量的文章看似满足着人对于知识和时事的求知欲,然而也加剧了其对知识的盲目、不辨真伪。正如勒庞定义的乌合之众懒于独立思考,而选择去相信一个所谓的权威。此情境下人的独立性被暧昧地消解,人变得人云亦云,极易被煽动,在情绪冲动下放弃思考。

福柯说:“知识即权力。”同样道理,数据结果的产生中也有相似的运作。人盲目追求量,而忽略其背后资本的垄断以及其他因素的干扰,并且再通过自己的一个点击为本身庞大的数字继续加注。长此以往只会导致一个滚雪球式的循环:我们所见、所触及的一切更加狭隘,人在逼仄的环境中却以为自己构建了丰富而又博大的精神与感官。人们逐渐变得千篇一律,在相同事物的不断刺激下,日趋愚钝而麻木,最终全然失去批判与思考的能力,造成“单向度社会”。

同样,求“量”还出现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幸福指数,产率,就业率,升学率……一个个数字扑面而来,让人防不胜防,因而也被动陷入其中。

古典功利主义持论:应追求幸福的最大化。在众多理论碰撞的当代这本无可指责,然而其发展至今却逐渐被狭隘化为工具理性:即只关注结果利益的最大化,而忽略其背后的一切价值、情感、人伦因素。当今社会的种种竞争促成了此局面,而“内卷”一词的使用量,也从上世纪60年代诞生起达到新高。学校为升学率而忽视其根本的育人目的,公司为逐利而利用一切规则漏洞,置企业精神于不顾。更为骇人的是:人的幸福也被彻底量化。当幸福有了具体标准,随之而来的,便是人的多样性被一点点地抹杀。

我们生活的时代将一切都赋予了量化处理,然而世界上充满着不可被估量的事物。人的精神、人的性格、道德、人文、美……这些都植根于人性而不可抹去的,倘若变质,人的精神将永无居所,届时,人该何去何从?


点击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 姓名: *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作文网 |

    地址:中国江苏 网监备案:32092502000081 E-mail:[email protected] 站长:陆浩
    编辑部、作文QQ群:228658618 通联部QQ:390008545 技术部QQ:81263931 版权所有©冠华作文网
    万网”提供技术支持 苏ICP备06005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