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版权申明

网络信息 | 家校互动 |
网络作文 | 竞赛作文 |
小考频道 | 中考频道 | 高考频道 |
新华教育 | 人民教育 | 新浪教育 |


祝福 | 帮助 | 网址 |
网站社区 | 媒体报道 | 同行作文 | 作文点睛 | 教师频道 | 资讯频道 | 英语频道 | 搜狐教育 | 腾讯教育 | 网易教育 | 留言 | 链接 | 旧站 |
最新公告:     冠华作文网署假期间作文稿酬双倍!  [ghzw  2011年7月6日]            冠华作文网录用的作文、论文稿酬翻一倍  [ghzw  2011年6月13日]            冠华作文网发布征集令  [ghzw  2011年6月3日]            请大家到新网站注册,登陆发表作文。  [ghzw  2011年5月2日]            冠华作文网新年发红包了啦!  [ghzw  2011年1月20日]         订阅: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冠华作文网 > 考后点睛 > 真题猜想 > 正文           ★★★
 
2022年高考作文预测:狠刹奢侈之风,高擎节俭之帜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1/11/9 18:46:07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我要投稿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物质财富在不断增长,中国正在从“站起来”走向“富起来”。同学们对现阶段是否还应该“节俭”持有不同见解。有的说:“过去中国穷,所以提倡节俭,现在国家富裕了,还节俭啥?”有的说:“我花自己的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也有的说:“根据经济学原理,消费促进经济发展,提倡节俭岂不是打击经济?”此外,我们身边确实有一些生活奢侈的现象,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自己的所思、所感,写一篇批驳“节俭过时论”的文章。体现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700字。
【文题解析】:学生中错误的观念:
(1)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取之不尽,没有必要节俭。(2)现在国家富裕了,什么东西都有,没有必要节俭。(3)家里有钱,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与他人无关。(4)节俭是穷人的事,富人不用节俭。(5)自己的钱财自己不用,送给别人,是傻帽。(6)我本来就穷,哪里还用得着节俭(怎么还能节俭)
学生中错误的行为:
比阔气、爱面子,铺张浪费。(1)吃大鱼大肉,不愿吃粗粮,随手丢弃没有吃完的东西。(2)喝名贵饮料,不愿喝白开水和一般茶水。(3)穿名牌,不愿穿便宜实用的衣物;(4)住公寓,不愿意住条件简陋一些的学生宿舍。(5)出门动不动打得叫快车,不愿意坐公交地铁或者骑自行车。(6)不愿意使用便宜好用的学习用具、书包。(7)教室、走廊上的长明灯,洗手间里的长流水。
正确的观点
(1)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2)俭以养德。(诸葛亮)(3)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况)(4)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浪淘沙。(谚语)(5)成由勤俭败由奢。(6)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行为:与前述错误行为相反。

【佳作赏析】:狠刹奢侈之风,高擎节俭之帜
改革开放40年以来,社会物质极大丰富,人民生活多姿多彩,但奢靡之风日隆,有人说:“国家富裕了,生活不必节俭”,更有人大唱“节俭过时论”,真的是这样吗?我认为,无论社会如何富裕,国力如何强盛,节俭之旗不可倒,奢侈之风不宜行。
节俭永不过时,因为这是品质生活之魂。
在国人磨刀霍霍准备迎接“双十一”狂欢时,我们的近邻日本,早已经进入“断舍离”时代。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日本,曾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为什么有物质却不唯物质呢?这可能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有关。在中国古代,墨子就曾提出“节用”之说,民间也有“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古训,老祖宗早就睿智地提出,物质越是丰富,就越容易成为生活的“余食赘行”;屋子堆得越满,内心越是空虚,因而提倡节俭度日。只有生活节俭,才能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提升我们的幸福感。
节俭永不过时,因为这是国计民生之根。
中国是古老的耕读传家之邦,我们的先民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劳岁月里,和土地、和天气、和时节、和自然形成了良好的沟通与顺应关系。所以,才有今日的丰饶的土地,才有现在的繁荣的农耕文化。同时,节约粮食的美好品德也流传下来。在春种秋收中,在夏耘冬藏里,我们通过勤劳的耕种,收获粮食。每一粒米粟,每一个瓜果,无不凝结着劳动人民的汗水,所以,节俭,就是珍惜成果。即使现代,我们早就没有粮食不足之虞,但是,厉行节约,光盘行动,依然重要。因为在这背后,不只是我们对粮食的珍惜,更是我们对劳动的尊重,对农耕文化的守望,所以,只有节俭,才能加深我们的劳动印记,强化我们的获得感。
节俭永不过时,因为这是命运同体之基。
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只是在倡导人与人、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命运交织,更是在倡导人类与环境的守望相助。“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天地有大痛而震怒。当我们由于无知,由于自大,由于急功近利,由于执迷不悟而不破坏自然时,环境早已伤痕累累。于是,我们重新倡导“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重视“垃圾分类”,强调循环利用,重新回归节俭的正轨,因为我们明白,只有节俭,才能保全我们的血脉传承,增强我们的责任感。
今日之中国,物阜民丰,昌隆鼎盛,但也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更要居安思危,需狠刹奢侈之风,高擎节俭之帜,留一帧清风明月,还一片碧海蓝天。



点击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 姓名: *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作文网 |

    地址:中国江苏 网监备案:32092502000081 E-mail:[email protected] 站长:陆浩
    编辑部、作文QQ群:228658618 通联部QQ:390008545 技术部QQ:81263931 版权所有©冠华作文网
    万网”提供技术支持 苏ICP备06005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