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版权申明

网络信息 | 家校互动 |
网络作文 | 竞赛作文 |
小考频道 | 中考频道 | 高考频道 |
新华教育 | 人民教育 | 新浪教育 |


祝福 | 帮助 | 网址 |
网站社区 | 媒体报道 | 同行作文 | 作文点睛 | 教师频道 | 资讯频道 | 英语频道 | 搜狐教育 | 腾讯教育 | 网易教育 | 留言 | 链接 | 旧站 |
最新公告:     冠华作文网署假期间作文稿酬双倍!  [ghzw  2011年7月6日]            冠华作文网录用的作文、论文稿酬翻一倍  [ghzw  2011年6月13日]            冠华作文网发布征集令  [ghzw  2011年6月3日]            请大家到新网站注册,登陆发表作文。  [ghzw  2011年5月2日]            冠华作文网新年发红包了啦!  [ghzw  2011年1月20日]         订阅: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冠华作文网 > 考后点睛 > 真题猜想 > 正文           ★★★
 
2022年高考作文预测:争与不争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1/11/9 18:39:36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我要投稿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当今时代,有个人之争,有企业之争,有大国之争。面对充满竞争的时代,有人“内卷”,有人“躺平”,有人……
《老子》云:“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赞美水“不争”的美德。但也有人认为,我们中学生正逢青春年少,应该要“争”。
究竟应该“争”还是“不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自选角度,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文题解析】:
这是一则材料作文,属于引语式材料。
材料的中心词是“争”与“不争”,而围绕“争”与“不争”有两种不同的看法。对此,考生应该分析二者各自的利弊,然后综合考虑,提出自己的观点。
要注意回应材料引导语关于“争”还是“不争”的问题。要有明确的态度,要对“争”和“不争”有明确的定义,认可“争”还是“不争”,或者既要“争”,又要“不争”,构思时要理清“争”与“不争”的辩证关系,把握好“争”与“不争”的度。
1.竞争的进步意义。竞争不可避免、竞争无所不在,若我们消极懈怠,不思进取,必将被时代抛弃。竞争对个人的意义:竞争源于压力,产生动力,竞争对个人的激励鞭策作用,让人不再懈怠;竞争能让我们更加努力拼搏进步;竞争使人更勇敢;竞争能增强人的自信心;竞争激发个人潜力;竞争对社会家国的意义:竞争使大家各呈奇技,各出精品,给各行各业带来活力,让国家在竞争中不断强大,落后就要挨打,只有敢于竞争,直面竞争,在竞争中赢得先机,占据优势,国家与民族才能兴旺发达。
2.理性竞争。竞争的本质是输赢,竞争的精神是参与,竞争的条件是平等,竞争的旗帜是光明正大,竞争的本身是提高,竞争的过程是丰富。竞争中要尊重对手,遵守规则,做到正当竞争、高尚竞争、快乐竞争、良性竞争。要与强者争,与自己争,要追求竞争的双赢。竞争中不乏温情与关爱,竞争不乏互相提携、互相促进、互相欣赏、互相进步。同时,竞争不排斥合作。
3.不争是一种态度。“善利万物而不争”体现的是一种大气,一种为大众奉献的无私。不争的背后是一种自在,一种坦然,是懂得生活真谛之后毅然决然地放下与洒脱。不争是万千阅历后的看破,饱经沧桑后的睿智,无数沉浮后的淡泊。不争是一种转向,由外在转向内在,由关注金钱名利转向精神心灵。不争还是一种清醒,一种达观,一种自信,是内心的不执不迷,不贪不念。
如果偏离核心问题,没有回应“争”还是“不争”,只谈“内卷”或者“躺平”的危害,只能算“基本符合题意(42分以下)”。

【佳作赏析】:争与不争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杨绛先生翻译的这两句英文诗,用来回应时下热议的社会内卷化再合适不过。所谓社会内卷,不过是争与不争的区别。如若不争,世界自然不卷。
当然,不是谁都能像杨绛那么豁达。
作为一个普通人,大抵都难逃脱名利二字。然而世间的“名利”总归是有限的,注定了只有少部分人能得到它。
好比一个热门的中央部委公务员岗位,几千人报名却只能录取一个;又或者单位高级职称评定,名额有限难免有人落空;更或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位置,只有极少数的人能拥有。
所以大家都拼了命地争取,拼命地向着那个叫“名利”的方向靠拢。
其实,争也没什么不对。
谁都希望自己能得到更多一点,这是人的天性。中国两大传统处世哲学,儒家教我们争,道家教我们不争。
儒家所说的争,也不是什么都争。争有当仁不让、舍我其谁之争,也有沽名钓誉、欺世盗名之争。孔子曾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可见儒家十分重视“取之有道”,对于沽名钓誉之辈是十分不屑的。
道家所言的不争,也不是什么都不争。
老子说“无为而治”,虽说“无为”,但依然要“治”。如果什么都不争,也就无所谓“治”了。不争有唾手可得之不争,也有求而不得之不争。
一个原本很容易得到的利益,依然选择放弃,这是真的不争。大多时候的不争,其实是求之不得的无奈。像李白做梦都想当官,但是求而不得,所以只能访仙求道并自我标榜“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当下人们焦虑于社会内卷化,一方面是争的人太多、不争的人太少了;另一方面可能还是“不以其道得之”的人太多了,以致当仁不让者争不过沽名钓誉者。
社会内卷化的背后,还有更多深层次的症结,可能并不是我们每一个个体能够改变的。对于个体而言,你若不卷,世间自有平处。



点击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 姓名: *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作文网 |

    地址:中国江苏 网监备案:32092502000081 E-mail:[email protected] 站长:陆浩
    编辑部、作文QQ群:228658618 通联部QQ:390008545 技术部QQ:81263931 版权所有©冠华作文网
    万网”提供技术支持 苏ICP备06005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