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作文预测:现代人需常存敬畏之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古语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未有无所畏而不亡者也。天子者上畏天,下畏民,畏言官于一时,畏史官于后世。”
无论社会怎么变化,敬畏之心不可丢。常怀敬畏之心,遵纪守法,做人有原则,坚守道德底线;常怀敬畏之心,尊重规律,做人有信仰,追寻科学真理。敬畏是人生的智慧,也是一种行为准则。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这次作文要抓住材料关键词:敬畏。分析要素之间的关系:此考题是一个由两段材料组成的材料作文。解析材料需仔细阅并逐层分析其含义,寻找逻辑交叉点。
材料一,古语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未有无所畏而不亡者也。天子者上畏天,下畏民,畏言官于一时,畏史官于后世。”提炼出要点:君子应怀敬畏。
材料二,提炼出要点“敬畏之心不可丢”“常怀敬畏之心,遵纪守法,做人有原则,坚守道德底线”“常怀敬畏之心,尊重规律,做人有信仰,追寻科学真理”“敬畏是人生的智慧,也是一种行为准则”。
两则材料是对“敬畏”的不同看法,交叉点为“敬畏”。“敬畏”是人类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敬”是严肃,认真的意思,还指做事严肃,免犯错误;“畏”是慎,谨慎,不懈怠。“敬畏”是在面对权威、崇高或庄严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带有恐惧尊敬及惊奇的感受。它是对一切神圣事物的态度,敬畏自然、敬畏道德、敬畏天命、敬畏规则……这些考生都可以写。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
【参考立意】
[1] [2] [3]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 2022年高考作文预测:令科学逐美,立辉煌教育
下一篇文章: 2022年高考作文预测: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