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高考作文预测:别样“钻戒”引领新潮 |
|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1/8/29 7:51:53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我要投稿
|
|
其二,为考生送“钻戒”无疑会助长社会陋习,不利于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有些新生在收到“钻戒”时,会在欣喜之余产生自豪感,进而可能自负、自大、自满,飘飘然而忘了自己是谁,于是就可能失去谦逊、进取之心,问天下精英,舍我其谁!同时,用“钻戒”包装通知书,以此吸引人眼球,还可能会助长考生之间、高校之间盲目攀比之风,使考生成为“拜金”的奴隶,“三观”不正;也使高校竞相哗众取宠,偏离正确的育人方向,贻误后学。 其三,用“钻戒”获取考生的芳心,激励考生爱校好学,治标难治本。 一所学校有没有吸引力,学生能否情定学校,绝不是单看录取通知书是否华美、通知书上的表白是否动情,更要依靠丰富的文化内涵、先进的教学理念、骄人的教学成果。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经有一段广为流传的名言: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相互的良好影响,灵魂的高贵召唤,是学校的生命之源,而再华美的录取通知书,也只能让人欣喜一时,难以情定一世。 随录取通知书送“钻戒”,用心良苦,无可厚非,但其背后的隐忧不可小觑。求创意更知利弊,求形式更重内涵,才能趋利避害,彰显优势,真正俘获考生的芳心,得到社会的认可。 教师点评 这篇文章以独特的视角、冷峻的思考,论述了精美的“钻戒”带给人的深深忧虑。如此反弹琵琶,逆向立意,令人耳目一新,同时催人警醒,给人启迪。作者透过“钻戒”看本质,逐层揭示了貌似光鲜的“钻戒”背后隐含的弊端:“是一种资源浪费”“会助长社会陋习”“治标难治本”,给沉浸在惊喜之中的考生、沉浸在得意之中的学校一服清醒剂,字字惊醒“梦中人”,深刻独到,不落窠臼。文章用“其一”“其二”“其三”安排行文,条分缕析,一目了然。
角度三:辩证分析,利害相依 别样“钻戒”别样思考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 2022年高考作文预测:置之死地而后生
下一篇文章: 2022年高考作文预测:最好的人设是真实的自我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