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高考作文预测:文旅发展应以保护和传承文化为前提 |
|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1/8/29 7:47:35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我要投稿
|
|
近年来,《上新了・故宫》《我在颐和园等你》《非凡匠心》等节目所带有的“沉浸”性质,让历史典故从枯燥的文字变成了生动的影像,兼具鲜明的主题性、参与的互动性、过程的愉悦性和内容的文化性,让观众们感受到氤氲在古老历史中的文化气韵。 然而,2021年4月,北京市文物局没有批准八达岭古长城沉浸式实景遗产游览项目,认为其对长城整体景观风貌存在一定负面影响。这对方兴未艾的沉浸式文旅提出了一系列思考题。 学校计划举办演讲比赛,你作为班级代表,请就“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这一话题,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1.真实情境的限制。材料提供的真实情境是,近年来沉浸式文旅受到观众普遍欢迎,又因对文物存在不利影响而被质疑。两则材料间的“然而”是审题的重点,这就要求考生思考发展文旅和传承保护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考生如果泛泛而谈“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是不合题旨的。 2.典型任务的限制。既然是学校计划举办演讲比赛,考生的写作对象是本校同学,写作身份是班级代表,文章体式是发言稿。题目给定的写作话题是“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但这个话题受限于材料所谈的“沉浸式文旅”问题,一定要搞清楚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
【解题】 本题目为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主要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此题目有审题难度,对考生的思维有极大挑战性。首先,材料中的“沉浸式文旅”对考生来说貌似陌生概念,如果考生不会读材料,概念理解可能会出偏差;再者,两则材料间的“然而”是一个审题重点,忽略此就会很难弄清材料间的内在关联;其三,任务部分给出“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这一话题极容易让考生忽略材料所谈的“文旅发展”问题,走进“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定式思维,将二元问题变成一元问题。从语料选择看,重在考查文化传承与理解,文化传承与理解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大内容之一。本题目意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
[1] [2] [3] [4] [5]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 2022年高考作文预测:携手世界,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一篇文章: 2022年高考作文预测:永远的英雄,永远的荆轲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