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版权申明

网络信息 | 家校互动 |
网络作文 | 竞赛作文 |
小考频道 | 中考频道 | 高考频道 |
新华教育 | 人民教育 | 新浪教育 |


祝福 | 帮助 | 网址 |
网站社区 | 媒体报道 | 同行作文 | 作文点睛 | 教师频道 | 资讯频道 | 英语频道 | 搜狐教育 | 腾讯教育 | 网易教育 | 留言 | 链接 | 旧站 |
最新公告:     冠华作文网署假期间作文稿酬双倍!  [ghzw  2011年7月6日]            冠华作文网录用的作文、论文稿酬翻一倍  [ghzw  2011年6月13日]            冠华作文网发布征集令  [ghzw  2011年6月3日]            请大家到新网站注册,登陆发表作文。  [ghzw  2011年5月2日]            冠华作文网新年发红包了啦!  [ghzw  2011年1月20日]         订阅: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冠华作文网 > 考后点睛 > 真题猜想 > 正文           ★★★
 
2021年高考作文预测:勇于试错,勤于反思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1/3/5 18:22:05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我要投稿

2021年高考作文预测:勇于试错,勤于反思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小米掌门人雷军在一次交流中说:“有机会一定要试一试。创业,其实试错的成本并不高,而错过的成本非常高。”试错是尝试与反思的结合,是人类探索未知领域的一种基本方法。试错的过程也是“找对”的过程。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文题解析】:本题目是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主要考查考生的理性思辨能力。材料分为两个部分,考生需要综合理解。第一部分是小米掌门人雷军说的一句话,中心意思是说对于创业来说,一定要“试错”。第二部分则是命题人对于“试错”内涵的一种解读,是“尝试与思考的结合”,是“人类探索未知领域的基本方法”,是“‘找对’的过程”。探讨的是“试错”的内涵和意义,以及“错”与“对”之间的辩证关系。“试错”需要敢于尝试的勇气,也需要及时的反思,如此才能最终找到“对”;如果没有人“试错”,那么永远也无法开发未知的领域;“试错”的过程中所经历的“错”,其实是积累起来的经验,最终可以通过这些“错”、这些经验,到达“对”的彼岸。对于这类含有名人名言的作文题,一定要理解名言的涵义,解析背后蕴含的道理,同时也要关注材料的另一部分,把它们结合起来,全面联系,形成自己的思考。

【佳作赏析】:勇于试错,勤于反思

——写给未来的自己

亲爱的xxx:

你好!近来读到小米掌门人雷军的一句话,颇有感触,分享给你。他说:“有机会一定要试一试。创业,其实试错的成本并不高,而错过的成本非常高。”我不由得想了很多,关于勇气、关于反思、关于未来、关于“错”与“对”。我迫不及待地要写一封信给你,希望你——也就是未来的我自己,在面对人生的重要节点的时候,能够想起今天这番关于“试错”的思考,能够怀着勇气去尝试,能够有清醒的头脑在反思中成长,能够把“错”变成“对”。

有机会一定要试一试。

“试错”,需要迈出脚步去勇敢的尝试。如果没有“试错”的勇气,马云、雷军不会成为新时代的领航者;如果没有“试错”的勇气,居里夫人就不会因为发现镭而名垂青史,爱迪生也无法因改革灯丝而福泽后人;如果没有“试错”的勇气,人类将依旧活在未开智的混沌之中,永远也无法找到“对”的道路。勇气,是“试错”的基石。

“试错”需要尝试和反思。

只“试”而不“思”的“试错”,犹如无头苍蝇乱闯乱撞,虽有闯荡、尝试的勇气,但毫无方向,终归是白费力气,“试”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中国的改革开放之所以成功,就在于我们遵循了“摸着石头过河”的指导思想。“摸着石头”,既是一种勇敢的下水尝试,更是一种在尝试中反思、总结经验的方法。反思,是“试错”的灵魂。人类有一个危险的通病,那就是好面子。人们太想完美无瑕而害怕犯错,就会渐渐失去尝试的勇气和反思的精神。

“试错”的魅力正在于在一次次的“错”中找到“对”。

犯错不是“错”,犯错而不思改变才是“错”。我们要把一次次的“错”变成“对”。你要记得,在人生最初的时候,正是由于你在一次次跌倒后一次次爬起,在一次次尝试后积累经验又迈开脚步,你才从一开始的四肢爬行,到学会站立、行走、奔跑,找到平衡及掌控身体的方法,成为一个直立行走的“人”。人生道路上的种种“错”,又何尝不像是学走路时的一次次摔倒呢?所以,不必害怕犯错,“试错”本身就是一种“对”。

希望不论几岁的你,都有勇气去尝试,都有耐心去反思,通过“错”去找“对”,把“错”变成“对”。


点击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 姓名: *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作文网 |

    地址:中国江苏 网监备案:32092502000081 E-mail:[email protected] 站长:陆浩
    编辑部、作文QQ群:228658618 通联部QQ:390008545 技术部QQ:81263931 版权所有©冠华作文网
    万网”提供技术支持 苏ICP备06005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