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秋季开学后,某大学在部分教室安装了人脸识别系统,系统自动签到签退,并全程监控学生上课听讲情况,连发呆、打瞌睡和玩手机等行为都能识别出来。安装这一系统后,选课和“替同学答到”或将成为历史。不过,这一做法却在网上引发了巨大争议。
你怎么看待校方这一做法?请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限制性
1.真实情境的限制。某大学在部分教室安装了人脸识别系统,系统自动签到签退,并全程监控学生上课听讲情况,这一做法在网上引发了巨大争议。以上就是题目提供的真实情境,也就是考生联想思考的基点。考生需要针对“校方这一做法”阐述自己的看法。
2.典型任务的限制。 “你怎么看待校方这一做法”,“这一做法”指的是校方利用人脸识别系统签到签退并全程监控学生上课听讲情况,这就需要考生针对高校在教室安装人脸识别系统这一行为,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体现出自己的分析与思考。考生不可无限扩大外延,随意为文。“请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看法”,这一指令限定文体为议论文。
开放性
1.立意角度自由。针对大学利用人脸识别系统签到签退,并全程监控学生上课听讲情况“这一做法”,考生可以见仁见智。系统自动签到签退并全程监控学生上课听讲情况,显然是“这一做法”的初衷,考生可以站在这一角度肯定之;为保证课堂效果,利用“人脸识别”来合理监督虽然情有可原,但这只是治“标”,而非治“本”,考生站在这一角度可以否定之;可以从其他单位或部门使用人脸识别系统的有效性来支持这一做法;也可以从人脸识别系统把学生一举一动都记录在案,会增加学生个人信息泄漏的风险角度反对这一做法;可以从教学管理过于依赖科技手段,容易引发学生对课堂的反感着眼,提出调整教育方法、提升课堂魅力的建议;可以谈作为青年学子,自己对自我管理的理性思考;还可以综合立意。
2.联想和思考是开放的。究竟什么样的大学课堂管理才切实有效,考生可以依据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思考,对确定的立意进行分析论证。可以由大学的教学方式、课堂模式都迥异于中小学阶段的实际情况入手;也可以谈以“人脸识别系统”来防止大学生逃课、代签到虽然情有可原,但实时“人脸监控”让人难以接受;更可以谈作为青年学子应对自己未来肩上的责任有充分认识,加强自我管理,理性选择学习方式,科学把握学习节奏。
3.价值判断开放。“这一做法却在网上引发了巨大争议”,命题人并未对此做出价值判断,考生可肯可否,可见仁见智。
解题
本题目为热点问题型任务驱动型作文,旨在引发考生对热点问题的关注和思考,重点考查考生的理性思维和批判意识,也兼顾到对价值体系的考查。题目设置贴近社会现实,考生容易产生代入感,有话可说,有感可发。考生写作时一定要树立文本意识,针对任务认真揣摩命题者的意图,紧扣“校方这一做法”进行思考。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大学教室安装人脸识别系统弊大于利。
2.过度依赖人脸监控实不可取。
3.“人脸识别”不等于“人身监视”。
4.保证课堂质量,岂能监控为准。
5.人脸监控不足取,唤醒责任为上策。
6.人脸识别系统全程监控,大学管理科学精准。
……
偏题立意:
1.科技发展。(未准确抓取材料核心信息)
2.大学,理想的殿堂。(脱离材料提供的写作情境)
3.课堂模式,课堂监管。(泛泛而谈,没有具体指向,未扣写作任务)
……
范文展示:
依赖科技不足取,唤醒责任为上策
某大学在部分教室安装了人脸识别系统,全程监控学生签到甚至上课表情。这一做法在网上引发了巨大争议,根源何在?相信众多网友支持对课堂实行合理的监管,但是对于人脸识别系统实时监控存在质疑。
首先,人脸识别系统可以实时监控学生上课听讲情况,但判断可能存在失误。
大学的教学模式,特别是学分机制与初高中迥异。那么在大学中是不是每一节课都需要全情投入?难道正襟危坐、表情严肃,就真的是在认真听讲了吗?相信有过经验的人都会回答:未必。很多时候,我们被精彩的课程吸引陷入沉思,这有可能被识别系统误判为发呆;甚至微微张嘴,可能被误认为态度不端正。那么,用这种科技数据来衡量课堂的质量,进行师生考核,真的能如实反映情况吗?为了考核过关,会不会出现“伪表情”,甚至出现“虚假配合”?如果是这样,无疑违背了教育的初衷。
与其舍本逐末监控学生上课,不如从本质上做好教育。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相信没有人愿意自己的课堂表情被实时监控,甚至记录在案。高中阶段尚且把课堂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大学教育又岂能只是依赖科技的无死角监控?如果是这样,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又何存?正如梅贻琦校长所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与其依靠科技监控提高课堂的效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如从大师的角度入手。相信真正精彩的课堂,一定会座无虚席,学生一定会全情投入。这岂不是更好?
监控上课情况,不如唤醒学生自身的责任意识。
在大学教育中,不妨把黄文秀、秦玥飞等优秀青年的事例通过多样形式进行宣传。当高校学子意识到“要做一番伟大的事业,总得在青年时代开始”;当高校学子意识到“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时,相信他们自然会领悟到:汲取知识不仅关乎自己的人生,更与国家紧密相连。家国情怀,责任担当,从内心唤醒自主意识,岂不是远胜于外在的监管?
再者,人脸监控这一举措可能会造成好心办坏事的后果。
高校在教室安装人脸识别系统,虽然不存在公共场合侵犯隐私的情况,但众所周知,个人肖像权应得到尊重,一旦个人信息泄露,就会存在安全隐患。特别是现在存在人脸识别支付等方式,如果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可能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这一举措岂不是得不偿失?
立足时代的转角,希望我们可以时刻铭记:人脸识别不足取,做好教育为上策!
愿高校学子不负时光,无愧时代,汲取知识,可期未来!
上一篇文章: 2021年高考作文预测:老师给学生鞠躬 何必大惊小怪
下一篇文章: 2021年高考作文预测:人与自然应和谐共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