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版权申明

网络信息 | 家校互动 |
网络作文 | 竞赛作文 |
小考频道 | 中考频道 | 高考频道 |
新华教育 | 人民教育 | 新浪教育 |


祝福 | 帮助 | 网址 |
网站社区 | 媒体报道 | 同行作文 | 作文点睛 | 教师频道 | 资讯频道 | 英语频道 | 搜狐教育 | 腾讯教育 | 网易教育 | 留言 | 链接 | 旧站 |
最新公告:     冠华作文网署假期间作文稿酬双倍!  [ghzw  2011年7月6日]            冠华作文网录用的作文、论文稿酬翻一倍  [ghzw  2011年6月13日]            冠华作文网发布征集令  [ghzw  2011年6月3日]            请大家到新网站注册,登陆发表作文。  [ghzw  2011年5月2日]            冠华作文网新年发红包了啦!  [ghzw  2011年1月20日]         订阅: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冠华作文网 > 考后点睛 > 真题猜想 > 正文           ★★★
 
2021年高考作文预测:手机时代的书信,更有温度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1/2/3 12:47:33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我要投稿

2021年高考作文预测:手机时代的书信,更有温度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假期里,来自北京中学、北京市第十三中分校、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等七所学校的几名学生发出倡议,号召广大中小学生“放下手机、拿起纸笔、见字如面”,用文字表达对师长、对亲友的情感体悟、传递祝福。倡议发出后,出现了各种声音:有同学认为,提笔写信,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沉思的温度。有同学认为,提笔写信,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丰盈的心灵。也有同学认为,时代在发展,通信方式进步,一个电话、一条短信就能解決的问题,何必要大费周章呢?还有同学认为,写信只是一种通讯方式而已,写信要费时,送信要费力,收信要等待,这种费时、费力、费工夫的事不做也罢。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本次作文是典型的思辨类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材料选取了社会焦点话题:在当前社会通信发达的背景下如何看待“提笔写信”的价值,既着眼于对考生批判性思维品质的考查,又引导考生关注现状,联系现实,反思时代发展。所以深入挖掘“提笔写信”在当今社会的丰富内涵是写作的出发点,写作中不能脱离这个前提,让“提笔写信”的多维价值得以彰显、精神价值得以强调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将“提笔写信”这种传统文化中典型的通信交流模式和现代通信方式进行对比,进一步深刻关照社会现实,凸显核心价值观,是成就优秀高分作文的必由之路。

审题

限制性

1.真实情境的限制。题目情境整体来看是由两部分构成的。第一部分是对核心事件的概述,即几名中学生发出“放下手机、拿起纸笔、见字如面”的倡议;第二部分是关于倡议的几种声音,第一、二种声音倾向于从精神情感等内在方面,来说明提笔写信的好处,第三、四种声音主要从时代发展、具体功用方面来展现提笔写信的弊端。考生写作时需要紧扣上述材料审题立意、谋篇布局,不可脱离材料另起炉灶。

2.典型任务的限制。本题的任务指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一、要围绕题目提供的关于如何看待“放下手机、拿起纸笔、见字如面”的倡议来展开,始终围绕“提笔写信”来阐释自己的看法,不能随意生发;二、要有沟通交流的意识,要始终和参与讨论的几位同学交流,还要广泛联系现实进行论证,在素材的选取上要注意时代性。三、“谈谈你的看法”,这是提示考生要写议论文。

3.价值判断的限制。从题目所引述的材料可以看出,材料的焦点是如何看待“放下手机、拿起纸笔、见字如面”的倡议。题目给出的四种观点,前两种极具人性温情,饱含精神温暖,让人从中感受到了传统交流方式——书信的魅力所在,不禁心向往之;后两种虽然也有道理,是目前的社会现实,但是我们从中也看到了人文关怀的缺失,有功利主义的影子在里面,这也是中学生发出倡议的应有之义。综合来看,命题人的目的是引导考生站在时代的高度,思辨“提笔写信”背后的丰富意蕴,从而彰显自己的价值判断,藉此正向认知、思考和写作。

开放性

1.立意角度开放。从材料内容来看,情境材料中的四种看法都可以成为考生构思作文的切入点。针对第一种看法,可以谈“提笔写信”能让我们享受到思考的魅力,探索写信过程中情感的温度等;针对第二种看法,可以从写信人和收信人的不同角度来谈“提笔写信”所给予心灵的慰藉,亦可以借此感受精神世界的美好等;针对第三种看法,可以探究“提笔写信”与现代通讯的利弊;针对第四种看法,可以谈“提笔写信”在时代发展中的尴尬处境,未来将何去何从等认知;亦可对四种观点进行有机结合,进行批判性思考。立意角度十分开放,有利于考生写作水平的展示。

2.联想和思考开放。题目提供的“放下手机、拿起纸笔、见字如面”的倡议材料是我们每个人正在经历、曾经思考、倍感困惑的,也是现阶段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话题——传统的通讯交流方式在当今社会中的价值如何定位,和现代通讯交流方式又将如何共存;考生可以准确理解引发共鸣,还能够触发关于当前社会的深刻思考;考生可以据此进行联想和思考,结合自己多方面、多维度的认知和体验来进行写作,可以探讨的内容很多。

【佳作赏析】:手机时代的书信,更有温度

惊闻,几名中学生倡议“放下手机、拿起纸笔、见字如面”,用文字表达对师长、对亲友的情感体悟、传递祝福之事,真是深得吾心。我认为,手机时代提笔写就的书信,更有情感的温度,更能感受到心灵的丰盈。

时代在发展,通信在进步,手机一点就能解決的问题,何必要重拾笔墨,摊纸写信呢?

从浅层次来看,是为了传承文字和书信这种表现形式;从深层次来讲,提笔写信的原因是它更有人情味儿。相比如今的通信方式,书信有着不少缺点,它费时、费力、费功夫,但是书信却有着无法磨灭的优势——情真意切。短信是由电子机械输入,而书信是由写信人一笔一画认真写就的,其中必然蕴含着写信人厚重的情感和精巧的思绪,更能表现出写信人的别具心裁;再者,对于接受者而言,屏幕上的文字远不如一纸书信来得实在真挚。如今,短信讲求速度实效,一目了然,而书信则需我们仔细阅读,慢慢品味,才能体会内蕴的情感。二者相较,胜在一个“情”字,后者更能表达个人情感。

提笔写信时,不仅是笔墨在信纸上游走,更是将自身的情感融入到纸张和墨痕中。

相比快捷高效、随时随地都能使用的电话短信,书信显得繁重而漫长,然而面对着冷冰冰的屏幕,眼前亲人朋友的笔迹,笔迹上留下的墨香,更能让我们感受到见字如面的温度,就连那收信前的漫长等待,也成了拿到书信时欣喜的前奏,也饱含着美好的希望。而这些正是电话短信所不具备的,正因如此,书信在时代的发展中也应该保有一席之地,这也是那几位中学生的倡议深得吾心的原因所在。

亲手收信时,接过书信时的百感交集,让书信的温度骤然升高。

书信是感情的载体,一笔一画皆是写信人的感情凝结,这些感情收信人更懂:字迹潦草,是否在着急?笔迹模糊,是否是一滴热泪?一处突兀的顿笔,是在思考如何表达,还是不自主的一次哽咽?一字一句,仿佛将写信人的姿态别样呈现。而短信呢,字体工整毫无变化,缺少了感情的倾注,自是无法与书信相提并论。而收信人亦会将每一封信视若珍宝,短信则会定期删掉。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若干年过去,存留的电话和信息早已记不起来,但绝不会忘记抽屉最下层有那么一封信。

[1] [2] 下一页


点击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 姓名: *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作文网 |

    地址:中国江苏 网监备案:32092502000081 E-mail:[email protected] 站长:陆浩
    编辑部、作文QQ群:228658618 通联部QQ:390008545 技术部QQ:81263931 版权所有©冠华作文网
    万网”提供技术支持 苏ICP备06005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