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版权申明

网络信息 | 家校互动 |
网络作文 | 竞赛作文 |
小考频道 | 中考频道 | 高考频道 |
新华教育 | 人民教育 | 新浪教育 |


祝福 | 帮助 | 网址 |
网站社区 | 媒体报道 | 同行作文 | 作文点睛 | 教师频道 | 资讯频道 | 英语频道 | 搜狐教育 | 腾讯教育 | 网易教育 | 留言 | 链接 | 旧站 |
最新公告:     冠华作文网署假期间作文稿酬双倍!  [ghzw  2011年7月6日]            冠华作文网录用的作文、论文稿酬翻一倍  [ghzw  2011年6月13日]            冠华作文网发布征集令  [ghzw  2011年6月3日]            请大家到新网站注册,登陆发表作文。  [ghzw  2011年5月2日]            冠华作文网新年发红包了啦!  [ghzw  2011年1月20日]         订阅: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冠华作文网 > 考后点睛 > 真题猜想 > 正文           ★★★
 
2021年高考作文预测:不贰过、不迁怒,是为贤者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1/1/24 12:23:16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我要投稿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颜回是孔子最优秀的学生。他不贰过,不迁怒,看重德行,是一个十分令人尊重的贤者。

孔子对颜回有很多中肯的评价:

“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论语·为政》)

“回也非助我者也!子吾言无所不悦。”(《论语·先进》)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

孔子的弟子端木赐也非常敬佩他。“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你对颜回身上的什么特质感触最深?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限制性

1.真实情境的限制。题目提供的情境由来自《论语》中有关颜回的五则言论组成,五则言论分别从智力、德行等方面赞美颜回,考生需在此基础上对颜回身上让自己感触最深的特质展开联想和思考。“最”是题目设置的思维限制,暗示考生要展开比较和权衡,要善于在材料中寻找比较和权衡的角度。

2.典型任务的限制。

(1)题目要求“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考生写作时不能脱离材料,讨论式语境下当写议论文。

(2)“你对颜回身上的什么特质感触最深?”考生要写出对颜回身上感受最深的特质,且要

突出“最”字,并写出感触“最”深的理由,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3)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写作对象是同班同学,写作身份可默认为高中生,考生要有对象意识和交流意识。文章体式为“发言稿”。

3.价值判断的限制。材料中呈现的颜回,是一个德才兼备的贤者,无论做人、做事还是求学等,都堪为典范,为“立德树人”找到一个正面的形象。考生虽不能至,但应心向往之,体现积极向上的“三观”。

开放性

1.立意角度自由。五则评价颜回的言论,便是五个切入点,从任何一个点切入均可。至于对颜回身上的什么特质感触最深,考生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要在比较权衡中能自圆其说即可。

2.联想和思考是开放的。考生确定不同的写作侧重点,思考方向就会不同,联想思考也会不同,比较权衡的角度也会不同。材料情境为读书会,所提供的语料均为《论语》中的言论,考生除了要针对题目中的语料表达感受和思考,还可以从《论语》中再联系一些素材,以体现“读书会”这个情境,进而增加文章的文化含量和思考深度。

解题

本题属多材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目的思维设置类似于2020年全国高考卷Ⅰ的作文题目,重点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和价值观,引导考生关注文化经典,思考成长问题,发展辩证思维,体现了新课标“一体四翼”的要求。题目设置也颇具文化含量,所取语料来自传统经典,语料内容聚焦在颜回之“贤”上,引导考生进行专题式研读,这对考生读书也是一个很好的引导。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不贰过、不迁怒,是为贤者。

2.不贰过、不迁怒,是为大智。

3.知过乃为智,改过近乎勇。

4.不畏陋巷,宠辱不惊。

5.闻一知十,是为智者。

……

偏题立意:

1.大音希声,大智涌泉。(没有针对性,泛泛而谈,不能体现感触最深的点)

2.真性情铸造辉煌人生。(同上)

3.君子之道,以德为先。(同上)

……

范文展示:不贰过、不迁怒,是为贤者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的班级读书会,我发言的题目是“不贰过、不迁怒,是为贤者”。颜回是孔子最优秀的学生,他修养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值得我们学习,但我感触最深的是他“不贰过,不迁怒”的品质。

颜回之“贤”不仅在于“闻一知十”之智,更在于“不贰过、不迁怒”的大德大智。

鲁哀公问孔子“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孔子之所以这样回答,是因为“好学”不只是爱读书或博闻强记,更在于知行合一的道德实践。一个人通过学习不仅要完成知识的进深,更要成就完美的人格,这才是真正的好学。子贡赞美颜回“闻一知十”,“闻一知十”确实表明他智高于人,但这只是他安身立命的基本条件,“不贰过、不迁怒”才是行走于社会的大德大智。

颜回之“贤”不仅在于“贫而乐”的私德,更在于“不贰过、不迁怒”的公德之美。

“不贰过”有两层含义:一是知过,很多时候,我们做错了事,却往往不知道自己有错;二是改过,知道自己的错误后能够改正,不再犯同样的过错。颜回“不贰过”,说明他不仅能反思己过,还能勇于改过;知“过”已经难得,改过更加可贵。

一个人活在世上总要工作,总要与人打交道,犯一次错误就会造成很大的失误,倘若不知或知而不改,就会有“二过”“三过”乃至更多错误,而每一次错误都可能波及很多人。比如2020年春节期间,福建晋江一名新冠肺炎患者从武汉归来,谎称自己从菲律宾回来。说谎就罢了,还置父老乡亲的安危于不顾,到处参加聚众宴会,导致4000人被隔离。而且一个人的职位越高,错误的成本就越高,比如特朗普因为一再坚持消极抗疫的政策,导致美国疫情不可控制。现代人真应该向颜回学习。

知过乃为智,改过近乎勇。更难的是控制自己的情绪,但颜回却能做到“不迁怒”。

一个人在生气时控制不住情绪,就容易殃及他人。在单位受到上级的指责而迁怒于下属或将前来办事的人置之门外;在外面受了窝囊、挨了批,无处发泄,回家就把气撒在家人身上;更甚或,位高权重的人一迁怒,可能就是要毁掉别人的一生,毁掉自己的前途,甚至毁掉一个国家……没有人是与世隔绝的孤岛,不能控制情绪,动不动就迁怒于人的人,不要说在社会上安身立命了,简直就是“垃圾人”。颜回“不贰过、不迁怒”,难怪孔子要盛赞他了。

同学们,我们读书不仅要完成知识的学习,更要成就完美的人格,今天就让我们以颜回为镜吧。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点击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 姓名: *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作文网 |

    地址:中国江苏 网监备案:32092502000081 E-mail:[email protected] 站长:陆浩
    编辑部、作文QQ群:228658618 通联部QQ:390008545 技术部QQ:81263931 版权所有©冠华作文网
    万网”提供技术支持 苏ICP备06005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