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版权申明

网络信息 | 家校互动 |
网络作文 | 竞赛作文 |
小考频道 | 中考频道 | 高考频道 |
新华教育 | 人民教育 | 新浪教育 |


祝福 | 帮助 | 网址 |
网站社区 | 媒体报道 | 同行作文 | 作文点睛 | 教师频道 | 资讯频道 | 英语频道 | 搜狐教育 | 腾讯教育 | 网易教育 | 留言 | 链接 | 旧站 |
最新公告:     冠华作文网署假期间作文稿酬双倍!  [ghzw  2011年7月6日]            冠华作文网录用的作文、论文稿酬翻一倍  [ghzw  2011年6月13日]            冠华作文网发布征集令  [ghzw  2011年6月3日]            请大家到新网站注册,登陆发表作文。  [ghzw  2011年5月2日]            冠华作文网新年发红包了啦!  [ghzw  2011年1月20日]         订阅: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冠华作文网 > 考后点睛 > 真题猜想 > 正文           ★★★
 
2021年高考作文预测:衣食为人,修养涵心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1/1/20 19:45:30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我要投稿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日常生活离不开穿衣吃饭。关于衣食,古人留下了很多至理名言。管子曰“衣食足而知荣辱”,孔子云“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今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你身边的大多数家庭也可能早已衣食无忧,而饱暖生淫逸的事例却时有耳闻。

班级计划举行“衣食与修养”为主题的讨论会,你有什么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材料关注当今时代下的“品德修养”这一话题,力求唤醒考生作为时代青年对于物质享受与精神追求的辩证关系的思考,引导考生对传统美德的反思与坚守,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在肩负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中树立大志,提升品德,追求真理。      

这是一道典型任务驱动型情境作文。我们通过整体感知,把握该材料的核心话题是“衣食与修养”的二者关系。“衣食”指向的是物质层面,“修养”很显然是我们的精神道德层面,这次作文要求考生思考的正是二者之间的关系,形式是以班级讨论会的形式,写一个发言稿,既有现实情境要求,又彰显个性思辨色彩。      

材料一共由四句话构成。第一句话为第一层,“日常生活离不开穿衣吃饭”,引出讨论主题的关键词之一:衣食。第二、三两句话为第二层,先总说“关于衣食,古人留下了很多至理名言”,然后第三句话具体列举管子和孔子的话,管子的话“衣食足而知荣辱”,“衣食足”是“知荣辱”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因此“衣食足”只是“知荣辱”前提和基础,即衣食足用是追求修养的前提条件;后一句孔子的话“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其意思是“士立志于追求真理,却以穿得不好吃得不好为耻辱,那就值不得和他谈论什么了。”强调的是追求真理的仁人志士应看淡衣食享受。第四句话为第三层,它指向引导考试关注现实生活,这与我们生活的时代大背景是不谋而合的。现在我们都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本题也关注“衣食”,但关联到的是“修养”。“荣辱”“耻”等用词涉及的是认识层面,“志于道”和“淫逸”的对比提醒了衣食习惯影响到的是精神追求。所以,这则材料引导学生不攀比,不拜金,反对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的不良风气,要求学生辨荣辱,志于道,切中时弊,立论堂皇,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优秀作文:衣食为人,修养涵心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想和大家谈谈衣食与修养这一话题。“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衣食是人类一切思想的起源与根基,自此开始,方有孔子发扬之大礼小节,却亦生饱暖思淫欲之恶习。

    衣食足,方可谈修养。衣不蔽体自当羞,无衣无食最无奈。食,乃人生存之必需,活下去,是我们最基本的渴望;衣,是人与动物之区别,人需要遮蔽,需要体面;活下去、有活面,在这之后方可谈道理。随着刀耕火种、养蚕缫丝的出现,人类无需再为温饱之事烦忧;于是有了更多闲心沉静思考,切身体悟乎。于是智慧思想渐渐发展,从以德配天到百家争鸣,我们人就风风火火地朝着在精神与哲思之康庄大道上迈进,与其他生物渐行渐远。

   然而,思考与感悟却未必都是于己于人有利的。虽有“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之警句,世间亦存“吾日暮途远,故倒行暴施之”般邪念。

   衣食足,并不等于浪费。金谷盛会,本是才学与修养的碰撞,是心灵激荡的巅峰盛会,却也被比衣比食、比繁华比铺张的不良风气浸染。石崇大手一挥,挥下的又岂止是魏晋南北朝的安宁与祥和?家破人亡、山河飘零,那片浸染石门鲜血的大地,则是历史予以后人的沉重警示——莫因一时温饱而忘忧,莫为一响贪欢而弃置涵养。

   “衣食足”的美好的本意其实是给我们以探究世界、寻找本心、提高涵养的物质条件。试看取粗犷不羁如子路尚求“结缨而死”,“缨”于子路,是学识与修养的象征,纵死毋弃;揆视近代,民族英雄杨靖宇死前以树皮充饥在生死关头秉持为人之精神与气节,大义殉国。当生命无法延续,他们在死神的威胁前尚谨心恪守涵养与初心,而反观衣食富足的我们,却常为一己之私、一时之欲忘却应有的修养与品性。

   当你因衣食不愁而将食物随手倒进食堂的泔水桶里时,同学们,是否已经忘记初学“一朝哭都市,泪尽归田亩”时暗暗立下的誓言?当你因为攀比而不知疲倦地追求名牌时,你可曾忆起孔明“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那启迪后世的箴言?我希望你们静下心来,倾听古人们对衣食的敬重。切莫忘记衣食之本心,过尤不及。

   衣食,予给人以温饱,然而在拥有衣食的当代,我们也不可放纵自己的欲望,无尽地索取。惟有这样,我们方可感恩于馈赠,更行更远。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今日的我们虽已无饥寒之忧,但仍需谨记——衣食为人,修养涵心。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点击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 姓名: *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作文网 |

    地址:中国江苏 网监备案:32092502000081 E-mail:[email protected] 站长:陆浩
    编辑部、作文QQ群:228658618 通联部QQ:390008545 技术部QQ:81263931 版权所有©冠华作文网
    万网”提供技术支持 苏ICP备06005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