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版权申明

网络信息 | 家校互动 |
网络作文 | 竞赛作文 |
小考频道 | 中考频道 | 高考频道 |
新华教育 | 人民教育 | 新浪教育 |


祝福 | 帮助 | 网址 |
网站社区 | 媒体报道 | 同行作文 | 作文点睛 | 教师频道 | 资讯频道 | 英语频道 | 搜狐教育 | 腾讯教育 | 网易教育 | 留言 | 链接 | 旧站 |
最新公告:     冠华作文网署假期间作文稿酬双倍!  [ghzw  2011年7月6日]            冠华作文网录用的作文、论文稿酬翻一倍  [ghzw  2011年6月13日]            冠华作文网发布征集令  [ghzw  2011年6月3日]            请大家到新网站注册,登陆发表作文。  [ghzw  2011年5月2日]            冠华作文网新年发红包了啦!  [ghzw  2011年1月20日]         订阅: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冠华作文网 > 考后点睛 > 真题猜想 > 正文           ★★★
 
2020年高中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预测题:个体价值总需自身赋予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0/4/5 11:19:00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我要投稿

2020年高中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预测题:个体价值总需自身赋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朋友圈流传着一个“稻草定律”:路边的一根稻草如果没人理会,它永远只是一根稻草。但如果卖白莱的人用它捆绑白菜,它的价值就与白菜一样;卖螃蟹的人拿它去掴绑螃蟹,它就与螃蟹的价值一样了。人的价值有时也像一根稻草,与自身无关,就看你与谁在一起。但也有人觉得“稻草定律”并非人生宝典,稻草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稻草,螃蟹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螃蟹。螃蟹的美味是稻草永远不会具有的。稻草不应通过攀附他人来提升自己的价值,稻草的价值在于它是稻米成长的母体,而它孕育的稻米的价值也是螃蟹所不具备的。

要求:根据材料内容及范围立意,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不得套作和抄袭。

【文题解析】:材料介绍了“稻草定律”和人们对“稻草定律”的看法。“稻草定律”的内涵是人的价值有时与自身无关,就看与谁在一起;但有人却不认同“稻草定律”,即稻草本身有着自己的价值,稻草没有必要攀附别人。从“稻草定律”的角度分析,立意有:

环境决定事物(人)的价值;

如何增加人的附加值。

从稻草具有自己的价值,无须攀附别人的角度分析,立意有:

成功需要找对平台;

依附他人不可取;

人的价值取决于自我的品质。

【佳作赏析】:个体价值总需自身赋予

人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但反观这句话,很多条件下,近朱者一定“赤”吗?捆绑螃蟹的稻草如螃蟹般珍贵吗?同理,近墨者一定“黑”吗?捆绑白菜的稻草一定是低贱的吗?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个体价值的实现,不可空泛地“假借外物”,而是应该依靠自身赋予。

华而不实者,难以长久。

外表的华丽是用来为自身之美锦上添花的,而万不可取代内在的美好。“网红时代”,“小视频时代”的初衷本是好的,但如果渐渐地本末倒置,违背社会道德规范,也就很快被淘汰。比如,有人利用小视频“展示”自己在杳杳钟声下破坏古迹的“能力”,无疑是最大化的自取其辱。而且,这样的内容如果让思想未成熟的未成年人模仿,或是借之一哄堂大笑,不知会带来怎样难以改变的负能量。所以,这样的“参与者”总会被更发自肺腑,对社会更有价值的内容所替代。事实证明,华而不实,便不配拥有“华”,终难长久。

出淤泥而不染,果见其真。

“淤”者,不一定是恶劣的环境,而是代指各种各样的环境。无论是怎样的境况,荷花依旧不染,金子依旧发光。环境恶劣,我自向阳生长;环境优越,我也循规蹈矩地追求初心。可见,价值永远出于自身,并体现于自身,而与怎样的环境、怎样的形式主义无关。泰国“野猪”少年足球队洞中探险遇难,各国全力营救。而追溯这件事的根源,他们竟是为了一个成年礼的习俗而进行的探险,最终面对不测风云而使生命受到威胁。“成年礼”的初衷是什么?难道只是有勇气面对危险山洞?这是荒谬的。真正的成长是自己在一点一点的人生阅历中所积累的。只有心中有正确方向,也无需经历形式上的外界强加。终归出淤泥而不染者,本就不染。

时人不识木,自攀凌云。

个体意义既然与环境无关,因而创造它也应“自攀”,其实不应被“时人不识”所干扰,也不应该只为那“始道高”而求索。自己的价值应被自己决定,并受益于自身。耶鲁高材生秦玥飞选择在农村创造自身价值,事实证明,他成功地将自己的知识储备与实践相结合,创造了更大化的价值。而严修,张伯苓,执着行走在自己的那条路上,共创南开教育史,追求教育的开明和学术的自由,即使会遇到质疑和否定,也不问归途,追求未知。他们的相同之处在于永不偏离自己的轨道,自己决定自己的价值。

所谓的“稻草定律”,不应该成为一种准则,因为它只是一种逃避,一种自欺,而要成为怎样的角色,关键在自己。


点击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 姓名: *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作文网 |

    地址:中国江苏 网监备案:32092502000081 E-mail:[email protected] 站长:陆浩
    编辑部、作文QQ群:228658618 通联部QQ:390008545 技术部QQ:81263931 版权所有©冠华作文网
    万网”提供技术支持 苏ICP备06005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