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偶像总是引领着一个时代的流行潮流。无论是昙花一现的辉煌还是常青藤般的经久不衰,他们带给人们的震撼与激情,是可以穿透岁月和记忆的。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有过类似的偶像情结,只不过因所处的时代不同,意义与价值观也大相径庭。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选准角度,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选文体,自拟标题,文体不限;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少于800字。
【试题分析】
“偶像”在很久以前就已经存在,仔细一想,我们便会发现这个文题所蕴含的思想底蕴与文化内涵极为深远。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信息化与个性化并存的年代,几乎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选择偶像的标准,有人敬仰革命领袖,有人欣赏文坛巨匠高尔基,有人崇拜篮球之王乔丹,有人迷恋影坛明星刘德华等……选择偶像,关键在于背后的精神风貌与价值取向,这是考生要着重思考的问题。
【范文】 但愿人长久
我的偶像三毛,是朱西宁口中的唐人,是彭歌心里的沙漠奇葩,是晓风眼中落实的花朵,是痖弦梦里穿裙子的尤丽西斯……那么,对我而言她又是什么呢?
实在说不清我对三毛是怎样的一种感觉。“三毛”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红遍天下的名字,而当时我才呱呱坠地;在我牙牙学语时,她却已决绝地用丝袜结束了自己的流浪人生。但在多年之后,尽管有着无法跨越的时空鸿沟,尽管这个世界越来越多姿多彩,我却依然愿意一页页地翻阅她的生活,走进她漂泊的生命,在脑海里一笔笔勾画出她那长长的裙,长长的发,还有那无法复制的、独一无二的风情。真的很难描述这样的感觉——是庆幸,是敬仰,是崇拜,还是向往?都是,又不全是。
初识三毛,她就将属于自己的“撒哈拉”别致地展现在我面前。我沉醉于那份浪漫、那份痴情、那份直面逆境的洒脱之中;我折服于那份勇敢、那份执著、那份对人性中恶的一面的鞭挞。在那样一片沙海中,虽然除了爱情和坚强外别无他物,但她硬是白手起家,让棺材摇身变成家具,将轮胎改头换面化为座椅……种种腐朽,都被化作了神奇。三毛这个奇女子,凭借不可思议的想象在沙漠荒原中开出了一个春天。即使在今天看来,这仍是千千万万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浪漫,三毛将它演绎得淋漓尽致。
曾经有人出过一本书,内容大致是揭发三毛“撒哈拉”背后的真相。浏览过后,最大的感受是不理解。值得吗?不远万里赶去撒哈拉沙漠,只为揭穿一个女子埋下的梦?一个可以用不温不火的情绪、不紧不慢的语气,写出行云流水般文字的女人,她的真相,有那么重要吗?至少在爱她的人、在我们心中,她从来都是真实的,是让人感动和震撼的。否则,也不会在多年以后,仍有人和她相约“撒哈拉”,将一个个瞬间定格于心里。是的,那對理想的执著、对爱情的追求、对生活的希冀……当三毛带着浪漫姗姗走来,让你在眼泪中体会微笑时,你又怎能去指责她是在作假?所以,了解所谓的“真相”后,我对三毛的爱未曾消减半分。
因为依旧爱,所以她选择离开尘世的方式让人无法视而不见。对于她的死,众说纷纭。有人说,这是懦弱的表现。我想,在一个很多人都在“纸上谈兵”的年代,毅然选择背井离乡、奔赴荒漠的人,不会是懦弱的。有人说,这是败给了爱。或许吧!三毛总是用别人的生命来衡量自己——荷西、父母,是她生存的全部。向来以为人都是为自己而活的,懂事后我却渐渐明白,有些事情必须承受,没有退路。三毛,她将这样的承受表现得那么自然,那么若无其事。从来以为并不一定需要某个人来陪伴自己,长大之后我才懂得,能与一个人一起笑、一起哭,才能让人生的价值不同一般。
不管事实究竟是怎样的,三毛仍是三毛,我挚爱的三毛。她的死,只是宣告她流浪在外的日子到此为止,但是,驻足在人们心里的旅程不会有句号。
还记得《梦里花落知多少》中新年钟声里的故事吗?今年的新年钟声里,我同样默念了12遍“但愿人长久”,为她清水芙蓉般的文字,为她洒脱不羁的人生,也为所有爱她和将要爱她的人……
【点评】
考生以流畅的文笔,着力表现了“我”对偶像的独特感悟。作文既抒写自己的真实感受,又针对有人揭发“撒哈拉”背后的真相这一事件发表看法,还论及对于三毛之死的认识,形象丰满,内容丰富,层次清晰。
上一篇文章: 2020年高中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预测题:正义制高点的冷风
下一篇文章: 2020年高中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预测题:橘枳异彩 岂可归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