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作赏析】:礼礼其理,礼礼其美
“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引用材料语句,开篇提出话题,十分醒目。)中国自古便是礼仪之邦,进退有仪,举止得体不仅是我们生活的常态,更是中华民族的标签。可是当下竟有人认为注重礼节让人畏手畏脚,过于封建,过于形式。(对材料中的现象总结概括准确。)这让我们不禁发问:“难道传承多年的中国礼文化真的落后于时代了吗?”(运用关键词“中国礼文化”,提出话题,带出疑问,引出下文。)
人与人交往,一声问候,一个微笑,一次握手,乃至一个拥抱,小小礼节多么温情,多么和谐。“进退有仪”是人际交往的必需,我们可以不必像古时那样“三叩九拜”,可以简化礼节,但绝不能省掉相应礼节。(论述辩证客观。)中国礼文化博大精深,大小礼节各有其理。生活中我们会发现,越是细微处注意礼节的人,越受人欢迎,一个人的文明素养往往在细小的礼节中彰显。(对礼节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表述准确,体现了作者的认识与思考。)
曾国藩曾说过:“人不可俗,但不可不随俗。”(名言放段首醒目,增強了说服力。)礼节就是世俗的外化,是人和人交往的礼仪规矩,是对他人尊重的表现,是行万里路的通行证。(运用三个判断句,对礼节概念和作用进行了准确表述。)冯仑常讲起拜访李嘉诚的经历。70多岁的李嘉诚站着跟他们握手,主动发名片,结束之后他也没有先走,而是逐一跟大家握手道别,在场的每个人都要握到,甚至墙角的服务员,他也专门跑过去握手致谢。守礼,也是一张闪亮的名片。(一语中的。)一个人如果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不受礼节约束,不随礼而随性,他在社会上必然处处碰壁。所谓行礼节“容易让自己畏手畏脚,失去自己的个性”的论调实在荒唐。(就材料中的现象进行有针对性的批判论述。)校园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我们必须端端正正地站着,向五星红旗庄严地行注目礼,这是爱国的表现,能以“束缚手脚,不得自由”为借口拒行注目礼吗?别人在台上演讲时,认认真真地听表示了我们的修养,如果因为“束缚手脚不得自由”,就左顾右盼,则十分不恰当……(紧密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礼节事例,扣住了题目要求。)不注意礼节的结果就是处处不受欢迎。很多礼节,由来已久,约定俗成,入礼随俗,礼毕事成。礼礼其美,这也是中国礼文化的魅力。
礼节的本质是什么?是情意的表达,是情感的沟通,是心灵的碰撞。如若行礼,就一定要礼到心到。没有情意的礼节,自己不舒服,别人也难以感受到诚意。(“礼到心到”的认识与思考非常有说服力。)我们要经常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恰当。地铁车厢内行人如织,却举止冷漠;公交车上面对妇孺,却视之不见,争抢车座;马路上撞见倒地的老人,却绕道而行……(再次紧密结合日常生活中礼节事例,扣住了题目要求。)身在礼仪之邦,面对中国礼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缺失,难道不值得每一个人深刻反思吗?明礼节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传承中国礼文化是我们青年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懂礼、行礼、守礼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明礼修身,以礼待人。(提出建议。)校园遇师长,以礼相见;家中有来宾,以礼相迎;陌生人初相逢,以礼相敬……(排比句是小亮点。)
礼礼其理,礼礼其美!(照应文题。)要想做一个高素质的现代文明人,那就从文明有礼开始吧。(发出号召,提出希望。)
【简评】:1.立意精准,在阐述文明礼节重要性的过程中,能提高到传承中国礼文化的高度来论述。2.重点突出,正文三个段落,紧扣材料中的三种现象展开论述,目标指向明确,完成写作任务的意识强。3.不尚空谈,能紧密结合社会现实。4.论述深刻,对于文明礼的重要作用有自己深刻的认识与思考,有不少精练的观点点缀文中 上一页 [1] [2]
上一篇文章: 2020年高中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预测题:仁以为己任,天下则大同
下一篇文章: 2020年高中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预测题:角落里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