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上,不少已经“冰冻”的冷僻字被重新提出,引起人们的热议和深思。其实,这些冰冻的汉字也许曾经惊艳了一个时代,但是世易时移,它们的淡出也是顺势而为,不必惋惜,却应尊重。就像《诗经》,“蒹葭”那么美、那么美,那纤细的茎秆上曾经缠绕着多少柔情与思念;“芣苡”那么绿、那么绿,那肥厚的叶片上曾经凝聚着多少希望与欢乐!然而,时间毕竟已经过去了两千年,两千年后,蒹葭萎去,芦苇疯长;芣苡干枯,车前草蔓延……
【第三段回扣材料,明确指出对于“‘冰冻的冷僻字”“不必惋惜,却应尊重”。同时,又选用《诗经》中“蒹葭”“芣苡”等词汇的消亡和被替代来证明自己的论点。论据来自课本,非常亲切且有说服力。】
另外,生僻汉字的变冷、冰冻也不是消亡,而是成为历史。所有的历史都是有价值的。我们可能不记得“蕙茞”是什么时候淡出了我们的书卷,但是我们总也不会忘记它始终凝固在《楚辞》中,千百年来一直默默散发芳香;我们也很难说清“八佾”到底是什么东西,但是回溯历史长河,我们会在这河流的某一个港湾,看到那盛大的场面、那庄严的仪容。这些字词沉潜于河床深处,但是偶然翻卷出一朵浪花,就能浸润我们干渴的灵魂……
【第四段再进一层,指出“生僻汉字的变冷、冰冻也不是消亡,而是成为历史”,用《楚辞》中“蕙茞”“八佾”来举例论证,既体现出作者深厚的语文功底,又使论证非常充分,同时指出这些词汇虽然变冷,但并不是消亡,同样可以“浸润我们干渴的灵魂”。】
不仅仅是汉字,很多传统文化都存在这种现象,尊重规律,泰然处之,且让时间去淘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是古时的春节。今天,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燃放烟花爆竹已经成为不文明的举动。“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曾经的清明节是一个伤感的节日,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清明节才变得像今天这般清爽明朗,就像那四月的天空,我们何必纠缠于它们曾经是什么,它们今后应该怎样?一切顺其自然吧!
【第五段层层推进,由生僻汉字的变冷引申到传统文化习俗的改变。以春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及其习俗的转变为切入点,提出“我们何必纠缠于它们曾经是什么”,让一切顺其自然,很好地照应了“闲看庭前花开落”的标题。】
古希腊有句谚语:我们不能把所有东西带在身边。所以,已经逝去的,不要留恋;正在走远的,何必强求。不背包袱,坦然面对,才能让我们走得轻松自在,才能让脚下的路越走越长。 花落了,不必叹惋。你看,花落处,有果实在孕育。
【第六段、第七段是结尾部分,第六段引用古希腊谚语,直接表明了自己的观点态度。最后一段,照应题目,照应文章第一段,但又不只是简单的照应,而是提出“花落处,有果实在孕育”,让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不断进化发展复兴充满希望。】

【点评】:
这篇《闲看庭前花开落》是一篇特别优秀的议论文。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 【高考作文备考】2020年高考作文预测:学会自立,学会自强
下一篇文章: 【高考作文备考】2020年高考作文预测:平凡的岗位,不平凡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