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北京青年报》报道,清华大学决定恢复90年前的老校规,从2017级开始,学生必须通过入学后的游泳测试或参加游泳课的学习并达到要求,否则不能获得毕业证书(特殊情况除外),一时引起广泛关注,其中最大的争议就是游泳作为一项技能,把其和大学生毕业挂钩,是否合适。有人认为这确实是有价值,有意义,有益处;也有人认为有失偏颇,过于极端……
对于以上事情,你有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的内容,写一篇文章阐述自己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的材料作文,第一段第一句话是交代事件内容,第二、三句话是任务的核心,有关争议的几种看法,也就是写作可参考的几个角度,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审题立意的难度。对这项规定,赞同者有之,否定者有之,批判者有之。当然,对此可破可立,也可以综合思辨。“不会游泳不能毕业”说到底是一种素质教育,是对中小学时期应试教育下学生除了学习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学的一种“补课”。
倡导素质教育是必要的,但素质教育的衡量标准是否有其它更多的参考,也可以展开讨论。另外,这条校规并不是对所有的学生一刀切,而是做出了“特殊情况除外”的规定。这里的特殊情况,主要是指有身体残疾等方面的原因,确实不适合学习游泳的除外,这也体现了校规弹性和人性化的一面。
可从赞同的角度:意义大于争议,“不会游泳不能毕业”是一种素质教育;有益于提高身体素质,增强自身体质,倡导健康学习、健康科研,便于健康工作;作为技能,特殊情况下关乎自己或别人的生命;可以锤炼意志品质,勤苦训练是可以掌握技能顺利毕业的;不必做过多的拔高,学会游泳并不难于掌握学业知识。
从反对的角度立意:执其一端,否定其余,过于极端;主次不分,本末倒置,过于简单;能否毕业应该有综合考评系统;作为最高学府、顶尖大学,毕业的最重要考核项目应该文化知识和科学研究,而不是游泳;用游泳这一项技能来简单粗暴的判断能否毕业,不是大学办学的目的和宗旨。
从综合思辨角度立意:一流的大学,应该注重综合素质,既要注重文化科研,又要注重身体素质;大学要完善包括技能考核在内的毕业综合考评系统和评价机制,校规要人性化,特殊情况除外;倡导掌握游泳技能是可行的,可以作为参考,但不能一票否决;校规要有弹性,毕业技能考核要提供多种选择,让学生从中选择其一,自主选择后不能通过考核则不能毕业;游泳有着其它陆上技能无可比的优势,特殊情况下关乎生命,可以用分数的方式评价其能力,但不能直接影响毕业。行文时注意根据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展开论述,论述时注意层次清晰,论据充分,和论点吻合。
【范文】“不会游泳不能毕业”的高校不妨再多些
今年初,清华决定恢复90年前的老校规,从2017级开始,学生必须通过入学后的游泳测试或参加游泳课的学习并达到要求,否则不能获得毕业证书(特殊情况除外),一时引起广泛关注。
清华大学这条90年前的老校规,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不会游泳不能毕业”。这无疑引起了很多人的质疑和争议,其中最大的质疑就是游泳作为一项技能,把其和大学生能否毕业挂钩,是否合适?要说恢复老校规的意义,其实很简单,那就是这条校规虽然“老”,我们也不知道90年前被废除的原因是什么,但是在当下,它确实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对大学生的身心成长是有帮助,有益处的。
而网友对这条老校规的最大争议,还是在于把游泳技能和能否毕业挂钩,是否合理。首先有一点我们必须说明,虽然校规的表述是“不会游泳不能毕业”,但是这条校规并不是对所有的学生一刀切,而是做出了“特殊情况除外”的规定。这里的特殊情况,主要就是指有的学生存在身体残疾等方面的原因,确实不适合学习游泳。这也体现了校规弹性和人性化的一面,值得肯定。
那么对于身体正常,客观上不存在游泳障碍的大学生,“不会游泳不能毕业”的校规,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是意义大于争议的。其一,游泳作为一种锻炼身体的有效方式,学会以后可以帮助大学生提高身体素质,增强自身体质。前几天,一篇“好日子为何养出弱孩子”的新闻报道,引起了公众极大的关注,说的就是现在青少年因为缺乏体育锻炼,导致体质变差。而类似清华大学“不会游泳不能毕业”的校规,可以看做是对“好日子养出弱孩子”的一种弥补,一种纠正。
其二,作为一项技能,游泳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以帮助自己,也帮助别人,甚至说可以挽救自己或别人的生命。中国有句老话叫“技多不压身”,说的就是人掌握的技能越多,那么不管是谋生、发展还是在危急时刻应付突发状况、度过眼前的难关,都会大有裨益。而游泳作为一种技能,又可以在自己或他人溺水时发挥挽救生命的作用,作为大学生,没有理由不掌握。正如有大学生所说,现在社会上的游泳培训课费用很高,而在大学可以免费参加游泳培训,何乐而不为呢?
其三,尽管“不会游泳就不能毕业”是把游泳和毕业进行的挂钩,但是只要你真的去学了,别说大学四年,用三四天,最多三四周的时间,足以熟练掌握游泳的技能,所以也不存在因为“学不会”游泳而无法毕业的事情,如果有人因为游泳问题不能毕业,那也不是“学不会”,而是“不去学”。
“不会游泳不能毕业”说到底是一种素质教育,是对中小学时期应试教育下学生除了学习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学的一种“补课”,不但清华大学要实行,国内其他大学,也有必要借鉴。
上一篇文章: 【高考作文备考】2020年高考作文预测:以奖慰人心,妙哉
下一篇文章: 【高考作文备考】2020年高考作文预测:勇于承担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