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文章(60分)【2020届原创预测同题异构作文】
北京时间2019年2月24日,第91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揭晓。由重庆妹妹石之予执导的8分钟中国风短片《包宝宝》夺得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短片。石之予是皮克斯动画短片制作行业的首位华人导演,也是首位女导演。石之予四川绵阳人,在多伦多长大,曾回成都采风。影片根据她2岁随父母移民加拿亲身经历的故事改编。讲述空巢的华人妈妈通过包包子,收养了化为人形的“包子宝宝”,由母子依恋,到儿子要独立自由,母子关系闹僵,最后回归亲情的故事,引发思考:被过度保护的孩子与父母关系、母亲以爱之名“吃掉”、孩子回归亲情……影片用细腻感人的镜头语言,展现东方母子的相处状态,充满中国式家庭伦理与温情以及中国元素,表达对中国式亲情的理解,感人至深。
请你给石之予导演写一封贺信。表达你的看法,并阐述你的理由。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升格作文】
放手也是一种爱
石之予导演:
您好!
恭喜您执导的动画短片《包宝宝》荣获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您的这一成就是华人导演界乃至全球华人的骄傲。
您的作品向全世界传达了中国文化的元素,情节细腻,形象生动,充分暴露了当前社会和家庭普遍存在的矛盾。看过后发人深醒,令我受益匪浅。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幕,就是当包宝宝逐渐独立想走出家庭的束缚时,母亲在纠结与痛苦中一口吞下包宝宝的情节。在唏嘘吃惊的同时,我认为作为母亲,面对长大的宝宝,放手是一种选择,也是一种挚爱。
溺爱,是悲剧的温床。母亲对包宝宝的爱无疑是真实而深刻的。她想保护他的孩子不受到任何伤害,这无可厚非。所以,她拒绝孩子参加一切有危险运动。她把孩子当成生活的全部,甚至不想让孩子离开半步。但孩子终归是要长大的,他要有自己的爱情和生活,当矛盾不可调和的出现时,悲剧便发生了。曾经看过一个故事:法官问一个犯了盗窃罪而将被处死的青年,你最后还有什么愿望?他说希望和母亲最后说几句话。当痛哭的母亲把耳朵凑近青年时,他忽然一口咬掉了母亲的耳朵。他说:“假如当年我把同学的写字板偷偷拿回家时,您严厉处罚我,我就不会走上盗窃之路”。没有正确的教导,包庇和溺爱,叹息中不可避免地带给我们深思。
溺爱,毁掉的进取心。包宝宝从小时候起就一直被母亲宝贝照顾着,不能踢球,不能交朋友,始终没有独立地面对外面的世界。而当一个青少年不能独立的去思考问题、处理矛盾,遇到问题就会始终想着怎样由父母解决,他或许会成为“妈宝”、“啃老族”,这样的现象屡见不鲜,父母终将老去,我们不能在保护中失去奋斗之心。不奋斗,怎么去面对未来?
溺爱,激起叛逆心理。包宝宝在挣脱母亲之手向外奔跑时,就已经和母亲走向两个完全不同的方向。父母成长中的孩子合理建议,不可代替孩子思考,更不可以强迫,否则越压反弹越大,导致家庭矛盾大暴发,无法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因此,我认为,从父母角度认识到放手才是更大的爱;作为子女,我也希望宝宝们与父母多沟通交流,为父母分忧愁,学会感恩与回报,不能因为放手而放任,才是最大的孝敬,也是华夏民族生生不息的脉搏。
石导演,短篇演绎圆满欢乐的喜剧结局,让中国式的爱迸发满满的正能量,让爱充满人性的光辉。最后,期待您有更新更好的作品,让中华文明走出国门,传播海外,让世界爱上中国之爱。
此致
敬礼!
Xxx省xxx市xxx中学xxx
二〇一九年八月二十五日
(曾梓涵 指导教师:孙延堂)
升格指导
一是贺信的题目《放手也是一种爱》虽然有些单一,但能够揭示材料和文章的中心;二是文章基本符合贺信的内容与格式,但结尾要先落款单位姓名,后落款时间;三是原文只是站在母亲的角度,阐述放手的问题,没有照顾到论述子女如何对待父母的爱的问题,所以缺乏思辨性;四是文章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分条论述溺爱的弊端;五是注意在行文结尾处,要点出“石导演”,营造对话情境,否则就是自说自话。
【原文】 放手也是一种爱
石之予导演:
您好!
恭喜您执导的动画短片《包宝宝》荣获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您的这一成就是华人导演界乃至全体国人的骄傲。
您的作品向全世界传达了中国文化元素,情节细腻动人,同时也充分揭露了当前社会和家庭普遍存在的矛盾问题,看过之后发人深醒,令我受益匪浅。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幕就是当包宝宝逐渐独立想走出家庭束缚时,母亲在纠结与痛苦中一口吞下包宝宝的情节。在唏嘘的同时,我认为放手也是一种爱。
溺爱和过度的保护是悲剧的温床。母亲对包宝宝的爱无疑是真实和深刻的。她想保护他的孩子不受到任何伤害,所以她拒绝孩子参加一切有危险的运动。她把孩子当成她生活的全部,所以她不想孩子离开她半步。但孩子终归是要长大,要有自己的爱情和生活,当矛盾不可调和的出现时,于是悲剧发生了。我以前也曾经看过一篇故事,法官问一个犯了盗窃罪而将被处死的青年,他有什么最后的愿望。他说希望和母亲最后说几句话,当痛哭的母亲把耳朵凑近这个青年时,他忽然一口咬掉了母亲的耳朵。他说:“假如当年我把同学的写字板偷偷拿回家时,您严厉的处罚我,我就不会走上这条盗窃的不归路”。像这样的故事没有胜利者,没有正确的人,在叹息中带给我们深深的思考。
溺爱和过度保护会毁掉孩子的进取之心。包宝宝从小时候起就一直被母亲当个宝贝一样照顾着,不能踢球,不能交朋友,始终没有独立面对外面的世界。而当一个青少年不能独立的去思考问题、处理矛盾,遇到问题就会始终想着由父母来解决,他就会成为一个“妈宝”、“啃老族”,这样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父母终将老去,我们不能在保护之中失去进取和奋斗之心。
溺爱和过度保护反而会激起孩子叛逆心理。包宝宝在挣脱母亲之手向外奔跑时,就已经和母亲走向两个完全不同的方向了。父母的生活经历会让他们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给出最合理建议,而青春期的叛逆会完全忽视掉父母教育中积极的因素,就像弹簧越压反弹越大,这种保护会让孩子完全不能接受而导致家庭矛盾的大暴发,无法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因此,我认为您展现给我们的优秀作品正是希望无论从父母的角度还是从孩子的角度都要多一点思考,让大家充分认识到放手才是更大的爱。我完全赞同您的观点,同时也希望您就这个短片继续拍下去,建议在后续包宝宝和母亲的交流和生活中,互相迁就和接受对方的观点,最后演绎出欢乐的结局,使爱迸发出满满的正能量。期待您更新更好的作品。
此致,
敬礼!
二〇一九年八月二十五日
曾梓涵
上一篇文章: 【高考作文备考】2020年高考作文押题:量力尽力,做好平衡
下一篇文章: 【高考作文备考】2020年高考作文押题:以终身学习为翼,让梦想飞得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