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题
限制性
1. 内容限制。“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考生的联想和思考必须以材料为基点。“以上材料”指的是材料一和材料二,两则材料为同质材料,都在谈文化的传承问题。第一则材料让考生思考怎样才能真正地释放出中国文化的活力,第二则材料谈改革开放40年,人们对美好生活有了更加丰富的需求,考生需要思考该怎样让具有200多年历史的“兰州拉面”传承下去。第一则材料是站在理论层面说的,第二则材料相当于第一则材料的具体化、现实化。
2. “请结合上述材料”的引导语要求考生行文时必须与材料一或者材料二相结合,或从中华文化传承要与共享相融合,或从中华文化传承的得失等角度立意。“联系你的生活”,具体来说就是要联系“改革开放40年来”,你在中华文化传承方面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写。“就中华文化传承问题,写一篇文章”,明确告诉考生立意方向。因此就审题立意来说,题目没有设置大的障碍,反而是更容易审了。
3.文体限制。“谈一谈你的理解和看法”,提示文体更倾向于议论文。

开放性
1.“中华文化传承”这一问题的立意角度广泛,可以就“中华文化”概念的内涵及外延,对其传承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可以就具体的中华文化类型,如品牌文化、饮食文化等,对其在传承方面的问题阐述看法;也可以就怎样传承中华文化展开论述。
2.在对“中华文化传承”问题发表观点时,可以从材料一给出的文化传承需要共享角度进行立意,可以从材料二给出的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之道等角度进行阐述,也可以从其它合适的角度,如创新发展、提高质量等角度进行阐释。
3.联想和思考是开放的。考生可以由材料一“让文化的传承和共享相得益彰”展开联想,也可以由兰州拉面的传承问题联想到其他文化品牌的传承问题。还可以思考改革开放40年来,人们对美好生活有了更加丰富的需求,那么文化传承也应该与时俱进,有传承,有创新。
解题: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非常重视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问题。增强文化自信、传承优秀中华文化,已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题旨在考查并引导考生正确对待中华文化,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题目由材料一、材料二和任务要求三部分组成。材料一选自十九大报告,从理论高度上强调中华文化传承需要与共享相结合;材料二从现实角度讲述“兰州拉面”在传承中取得的经验以及存在的不足;任务材料则指出了写作的具体要求。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 2019年名校模拟高考作文押题:从汉字看文化的包容性
下一篇文章: 2019年名校模拟高考作文押题:中国范的招聘就应该体现“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