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陕西省宝鸡市高三语文试卷作文题)
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省珠海市举行。往来港珠澳将如走街串巷般方便。港珠澳大桥的开通,极大地便利了三地之间的交通往来,也拉近了三地市民的距离。这是一座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这则材料,使你对“桥”有了什么理解与感悟?请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特征明显。(诗歌除外);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命题方向:责任担当:国家认同人文底蕴:人文积淀健康生活:健全人格学会学习:勤于反思 信息意识。
作文审题:限制性1.写作内容的限制。作文要求中“这则材料使你……”,要求写作必须在所供材料“港珠澳大桥开通的作用及意义”之下谈理解感悟,不能从“”修桥造桥的过程“”或“”建桥人的艰辛与坚持“”方面谈理解感悟。
2、立意角度的限制。材料中“你对’桥’有什么理解与感悟”,观点必须由“桥”引出,特别要关注材料结尾的“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这四个词语对作文立意起导向作用。
3、思考有深度。要求写理解与感悟,就不能只扩写材料,或者写成关于桥的说明文。开放性1、写作范围开放。作文要求中的桥加了双引号,所以写作就不只局限于港珠澳大桥,不只局限于实际生活中的桥,可以扩展到桥的引申义、比喻义,比如友谊之桥,诚信之桥,沟通之桥等。
2、体裁开放。写作要求中“文体特征明显”,也就表明不限文体。从学生考场作文来看,记叙文、散文写作比例较前有明显提升。
3、视野开阔。材料为热点材料,作文要求谈理解与感悟。学生写作既可关注国家大事,比如圆梦复兴等,又可联系现实生活人际交往,比如团结、善良、诚信之桥等作文解题本作文可理解为新材料作文与传统话题作文的结合,有传统话题作文的开放性,又有新材料作文的限制性。
所选材料为热点事件,同时大桥总工苏权科为宝鸡人,学生对材料相对熟悉,写作起来有话可说。但应注意写作重点应放在“桥”引发的理解与感悟上,并且思维不止停留在表面的桥上,更要关注桥的引申义,比喻义。由此引发对人际交往、国际交往等的思考。
本次写作不足体现在:作文缺少新意。因为是热点材料,学生对此类信息获知较多。所以忽略了写作任务中“对‘桥’的理解与感悟”,受新闻报道影响过大,不少学生内容雷同空洞。
[1] [2]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 2019年名校模拟高考作文押题:世界在于“我”
下一篇文章: 2019年名校模拟高考作文押题:祖国就是一个强磁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