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版权申明

网络信息 | 家校互动 |
网络作文 | 竞赛作文 |
小考频道 | 中考频道 | 高考频道 |
新华教育 | 人民教育 | 新浪教育 |


祝福 | 帮助 | 网址 |
网站社区 | 媒体报道 | 同行作文 | 作文点睛 | 教师频道 | 资讯频道 | 英语频道 | 搜狐教育 | 腾讯教育 | 网易教育 | 留言 | 链接 | 旧站 |
最新公告:     冠华作文网署假期间作文稿酬双倍!  [ghzw  2011年7月6日]            冠华作文网录用的作文、论文稿酬翻一倍  [ghzw  2011年6月13日]            冠华作文网发布征集令  [ghzw  2011年6月3日]            请大家到新网站注册,登陆发表作文。  [ghzw  2011年5月2日]            冠华作文网新年发红包了啦!  [ghzw  2011年1月20日]         订阅: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冠华作文网 > 考后点睛 > 真题猜想 > 正文           ★★★
 
预测2019年高考作文题:让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互融合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9/2/21 11:37:16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我要投稿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910年,斯科特率领团队从英国出发,目标是要到达南极极点。随后他知道有一个竞争者:挪威人阿蒙森。斯科特的 五人探 险 队于1912年 1月17 日 到 达 南极,但 发现阿蒙森比他们早到了一 个月。 阿 蒙 森留下一封信 ,等待着 不相识的第二名的到来,并请第二名把这封信带给挪威国王。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此题考核写作能力,是一道材料作文,材料讲述的中心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关系,材料讲述斯科特南极探险的故事,从时代精神来说,突出了知识经济时代,倡导科学精神的重要性。但科学精神的健康发展也离不开人文精神的推动。科学精神必须与人文精神相互融合,才能更好的促进时代发展。从立德树人的层面,可以培养学生崇尚的科学精神,高尚的人格,考查学生在义与利面前的权衡;在思维能力层面,考察考生对材料的整体理解和综合理解。让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照亮时代。由此可以立意为科学精神需要人文精神领航;科学精神和诚信人格是科学工作者的双翼;科学家更需要高尚的人格;科学家的人格光辉;科学光环,人格光辉。行文时先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论述,论述时注意观点明确,结构清晰。

【优秀作文】:让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互融合

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力量推动着发展,而人文情怀和科学精神正好似这力量之潮的两股水流、两朵浪花,当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之海中相遇时,又会出现怎样的场景呢?

人类社会的生产和发展,最先出现的应该是人的生存和生活,再出现了人文。而为了提高生活的质量,提供人文关怀的保障,科技便应运而生。它们之间就像海生浪,新浪推旧浪一样,彼此不同却又密不可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技的进步是推动人文关怀实现的保障和提高生活质量和效率的催化剂,还记得我国上世纪60年代初期“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吗?当时的广大农民颗粒无收,饥荒肆无惮忌地蔓延,而那时有良心的学者和官员,无不想给予国民以人文关怀的,可是由于科技水平的落后,分配粮食几乎如同白日做梦。到了70年代,像一声巨响震撼世界,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满足了成千上万甚至上亿人的粮食需要。这不正是科技为人类关怀提供保障的体现吗?又正如当下流行的“生态人文”“低碳生活”一样,若没有节能型电油混合动力汽车的出现,若没有滴灌技术等环保科技的发明,我们何谈“爱自然如爱自己”的口号呢?科技正如新浪,不断地动人文的旧浪。

不是一切科技都能用来改善生活,推动社会的,只有具有人文精神,才能让科技发挥正当的作用,尽其所用。自二战以来,一种新型能源——核能风靡全球,不到一个世纪,全球几乎都能听到关于“核”的讨论。而核能正如一把双刃剑,在有人文精神、有良知的人手里,就能用来发电,而在良知泯灭的人手里,它就能用来威胁人类,毁灭地球。在这个时代里,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网络技术等等,这些科技仅仅在有人文的保证下才能发挥巨大的正能量,推动社会发展。这就好比人文的旧浪抵着科技的新浪,不至于使其喷涌或淹没。

[1] [2] 下一页


点击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 姓名: *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作文网 |

    地址:中国江苏 网监备案:32092502000081 E-mail:[email protected] 站长:陆浩
    编辑部、作文QQ群:228658618 通联部QQ:390008545 技术部QQ:81263931 版权所有©冠华作文网
    万网”提供技术支持 苏ICP备06005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