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山东省济宁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作文题)
杭州图书馆对所有读者免费开放,有些乞丐和拾荒者也来到馆中,图书馆对他们的唯一要求就是把手洗干净再阅读。有些读者无法接受,找到褚树青馆长,说允许乞丐和拾荒者进图书馆是对其他读者的不尊重。褚馆长回答: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您有权利选择离开。
首都图书馆历史文献阅览室规定,只接待具有研究生及以上文凭或是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研究人员。有读者认为这一规定有学历歧视的嫌疑,图书馆方面回应称:制定这一规定是为了减少珍贵书籍使用频率,保护古籍善本。古籍等文献内容比较专业,普通读者需求不大。
两家图书馆的做法迥异,但似乎又各有道理,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此题考核根据要求写作的能力,以材料作文的方式呈现,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也属于时评作文。本题由材料和任务两部分组成,写作时要仔细阅读所给材料和任务要求,把握材料中心,依据任务要求,确定立意。本题第一则材料说的是杭州图书馆,重点内容是杭州图书馆对所有读者免费开放,“允许乞丐和拾荒者进图书馆”,对所有读者一视同仁,表现出对弱势群体的尊重。第二则材料说的是首都图书馆,重点内容是首都图书馆历史文献阅览室只接待具有研究生及以上文凭或是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研究人员,其理由是“保护古籍善本”。两家图书馆做法完全不同,任务要求考生写出自己的“联想和思考”。考生可赞同其中一家图书馆的做法,否定另一家图书馆的做法,并阐明理由;也可以综合思考两家图书馆做法的利与弊,谈一谈应如何有效地发挥图书馆的作用并保护古籍等。总之,考生只要围绕两家图书馆的做法谈出自己的看法,都是符合要求的。行文时可从材料分析入手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进行论证,论证时可以结合图书馆设立的目的、对读者的尊重、保护古籍的重要意义等进行阐述,让文章有现实意义和针对性。
立意角度参考:
知识面前人人平等,不能用学历阻碍阅读;保护古籍不应成为剥夺广大读者阅读权利的理由;建立健全相关法规,既保证读者阅读,又做好古籍保护;等等。
【优秀作文】保护古籍要走心不要看脸
正所谓“读万卷书,行千里路”,著名的文学家高尔基也曾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阅读对一个人成长来说影响深远。我们知道,地方之所以建立图书馆,就是为了广大市民提供阅读图书的场所和读好书的机会。因此,切实做好服务工作、方便市民读书,应该成为地方图书馆的首要职责。
一些图书在市面上稀缺,有的市民想看恐怕也不好买到,这就需要到地方专业的图书藏馆去借阅。然而,首都图书馆历史文献阅览室却作出了这样的规定,阅读该阅览室图书借阅者需要具有研究生及以上文凭或是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研究人员。而我们知道,规定中的这部分人只是一小部分。换句话说,首都图书馆的历史文献成了某些人的专供,而大部分群体只能“望洋兴叹” 了,这也难怪有读者质疑该图书馆的规定有制造歧视之嫌。
而杭图允许拾荒者进入图书馆,是因为在知识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你都有学习读书的权利。正如古代的放牛娃也可以在牛背上读书,北大的门卫也能上大学,知识不会因为职业不同而拒绝任何人。尊重不同职业的人,连无生命的知识都能做到,作为万物灵长的人,能不汗颜?平等地对待他人,世界会多一点温暖。
[1] [2]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 预测2019年高考作文题:苦中作乐,乐在其中
下一篇文章: 预测2019年高考作文题:奋发吧,年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