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2017年12月16日,著名诗人翻译家屠岸在京逝世,他在生前不止一次描绘过心目中的诗和远方。屠岸认为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诗歌的声音,就会缺乏精神上的丰富和优雅,就不会百花盛开、生气勃勃。
材料二:从1920年白话文取代文言文至今,一个世纪即将过去,古代典籍对于当下绝大多数的中国人来说,已然成为天书,传统诗词与新时代价值之间的文化天堑即将形成。对于这种现状,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叶嘉莹曾深表担忧,她说:“守着一座宝山却不自知,甚至还会为了贪图享乐做出违法之事,这是现代年轻人的悲哀。”
假设你所在的学校将举行以“我心中的诗歌”或“我与诗歌同行”为主题的论坛活动,你将作为班级代表参加,请写一篇发言稿。要求:选好角度,自拟标题;恰当引用学过的诗句;不少于800字。
【解析】试题分析:
这是任务驱动型的材料作文。写作时,首先应当准确把握材料内涵。本题由两则材料构成,审题时应找到两则材料的共同点,即都是围绕诗歌具有的价值意义来说的。不同之处,第一则材料强调的是诗歌在寻找个人诗意人生、精神追求上的价值和对民族的意义。材料二由时代背景人手,表现出了对诗词文化被现代人淡忘和边缘化的隐忧。所给材料在这里只是起到引出话题,打开考生思路的作用,具体写作时只要能围绕白己对诗歌的看法和感受,人情人理地展开即可。可以立意为:①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当下仍应熠熠牛辉;②诗歌不仅关乎个人,还与民族、国家精神息息相关;③诗歌是蕴含人生真理的宝藏,亟待人们去开采;④我读诗、我学诗,我快乐;⑤诗词是人们心灵的慰藉、精神的归宿;⑥我的“诗歌之旅”。行为时在观点明确,层系清晰的同时,不要忽视材料中的任务指令“发言稿”,即考生需注意发言稿的文体特征。发言稿应有听众意识,文章写作的对象是全校同学,因此语言与内容要使他们易于接受。同时还要注意恰当引用“学过的诗句”。
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如下五部分。(一)一个响亮的标题。 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眼的题目。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尽力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能运用约定俗成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二)引述+表态+观点 。正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态+观点”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和明确。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 。有了态度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因此,作文的第三步必然阐述你的理由。阐述一定要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如此才能展示一个学生思维的深广度。(四)进一步深入阐述。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决问题。另外,还可以“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和进行简易的批驳。尤其是反驳,可以预设反方,然后,进行委婉的劝说,以体现作者思维的周密性,达到任务型作文“文明说理”的要求。(五)联系实际,快速收尾。 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虑其现实意义,如果没有了现实意义,该文章就逊色许多。因此,学生习作也好,考场作文也好,联系实际是必需的。但是,这一环节不能太婆婆妈妈,应如一部乐曲演奏完毕,戛然而止、曲终人散、回味无穷。

【例文】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 冠华作文网预测2018年高考作文题:正确对待利与义
下一篇文章: 冠华作文网预测2018年高考作文题:人生当豁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