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我言某人不爱国,他必要艴然而怒,反过来我亦会如此。可知人多是承认爱国之必要的,惟其不知爱国当是包含深刻的文化认同方才真切。一国之文化虽多有变迁,但亦不可离开长久的渊源积淀,如今国人却与之渐行渐远,西方重视外物的功利主义的精神成了人们的信条,许多青年人的理想不过是希望考一好大学,讨一好老婆,找一好工作,有一好收入而已,其患在迷途于外,不知关怀本心。其实,听话本身并无过错,但要学会选择听什么。这种选择乃是价值认同和文化认同之体现,蕴含着高度的自主,切不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我们应当常常自加鞫审:“我到底需要什么?到底该听从什么?”否则还是难免要做奴隶的。
【习作升格】
听话
听话,如今似乎成了没有主见的代名词,但是,谁又能什么话都不听就直达成功呢?
曾经有人做过这样一个调查:中国孩子时常喜欢说:“我会好好听话,做个乖宝宝。”而美国孩子却说:“我不是小孩子了,我要独立。”
可能很多人认为美国孩子更成熟。没错,我不可否认,但是独立当真就意味着不听话?聪明人往往从自身经历中找出结论,然而圣人常常从他人经历中领悟道理。难道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一定得撞得头破血流吗?在尧在位时,他重用舜,后人也并未因此觉得他无能;刘备器重孔明以登帝位,众人也觉得他贤明,不是吗?
当然,如果对方是淤泥,你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莲;对方是泥沙,你是泥沙中发出光芒的金子;对方是燕雀,你是展翅高飞的鸿鹄;对方是鱼虾,你是见尾不见首的游龙,那么你大可不必听话,相反地,你还有足够的本钱来轻视他的无知与傲慢。
因此,听还得把握不同的时机,并不是不听,也并非什么都听。
话是我们听的对象,那么什么样的话值得我们听呢?
是像商纣王听信妲己那样吗,是像董卓听信貂蝉那样吗?当然都不是,只要我们保持一颗冷静的心,清醒的头脑,无欲无求,就自然能判断是非。
有些话做起来很难,甚至不忍心去做,怎么办呢?
刘墉带女儿上电视,主持人问,如果刘墉在地震中被压倒了,女儿想救自己,但房屋很快就要塌了,怎么办?刘墉回答:“我会让女儿跑。“当主持人询问女儿时,她说,他会逃跑,一边跑一边哭着喊,她爱父亲。
女儿的回答同时也回答了我的问题。这些话我们得听,因为那是对方的祈求。
并非所有的话都是字面意思。
父亲给孩子项链,对他说这项链不值钱,但是这并非说明项链能随便送人,他是无价的,是爱,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父亲真正的意图只是不希望孩子为了保留项链而受一丁点的伤害。
听话听话,听要把握时机,而话也得理解透彻,不然怎么听呢? 上一页 [1] [2]
上一篇文章: 冠华作文网2014年高考作文真题猜想(165):“桥面与桥墩”
下一篇文章: 冠华作文网2014年高考作文真题猜想(167):“设计师莱伊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