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版权申明

网络信息 | 家校互动 |
网络作文 | 竞赛作文 |
小考频道 | 中考频道 | 高考频道 |
新华教育 | 人民教育 | 新浪教育 |


祝福 | 帮助 | 网址 |
网站社区 | 媒体报道 | 同行作文 | 作文点睛 | 教师频道 | 资讯频道 | 英语频道 | 搜狐教育 | 腾讯教育 | 网易教育 | 留言 | 链接 | 旧站 |
最新公告:     冠华作文网署假期间作文稿酬双倍!  [ghzw  2011年7月6日]            冠华作文网录用的作文、论文稿酬翻一倍  [ghzw  2011年6月13日]            冠华作文网发布征集令  [ghzw  2011年6月3日]            请大家到新网站注册,登陆发表作文。  [ghzw  2011年5月2日]            冠华作文网新年发红包了啦!  [ghzw  2011年1月20日]         订阅: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冠华作文网 > 考后点睛 > 真题猜想 > 正文         ★★★
 
冠华作文网2014年高考作文真题猜想(115):“珍视你身边的宝石”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3/12/7 19:46:59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我要投稿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巴格达商人在山谷中匆匆赶路,没有星月,夜黑如漆。突然一个声音在他耳边响起:“别忙着赶路,俯身拾几块石头带走吧,明天你一定会既惊喜又懊悔。”商人一时搞不清这是神谕还是魔咒,思忖再三,随意拣了几块又继续赶路。天亮了,商人发现他拣拾的是价值连城的宝石。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定话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5)不得抄袭。

立意

①材料中的石头,到底可以和我们实际生活中的什么发生联系呢?它可以是我们每天都在享用着的亲情、友情、师生之情,因为一切都是那样天经地义般,用不着我们去刻意索取,甚至用不着对生活提出任何要求,它们都会时刻在默默中温暖着我们的心,于是,在我们的眼里它们就像是石头一样,我们挥霍着它,有时实在不如意了,干脆一脚将它们踢得远远的……在文章中,就这一点,把文章的观点确立在“珍视你身边的宝石”上,应该是个不错的角度。

②我们也如行进在没有星月、夜黑如漆的山谷之中,每天都在和一些现时根本看不到对自己的将来究竟会有什么价值的东西打交道,厌了,腻了,有时都想愤愤地咒上一句“这些该死的石头”,然后弃之如敝屣!但是听到了有关巴格达商人的既惊喜又懊悔的故事后,我们就该重新审视一下那些曾一度被我们视之为“石头”的东西了。老话中有“如入宝山,空手而归”,就此,我们把文章的观点确立在“已入宝山,切莫空手而归”上,也应该是一个不错的角度。

③现代生活,人们生活工作的节奏在加快,整日里忙忙碌碌,就像被一条无形的鞭子,抽打着,似乎是只要自己哪怕放松了一分钟,就会被什么看不见的力量,将自己抛入到深不可测的万丈深渊里一样,已经无暇停下来,看一看路旁正在一闪而过的美丽,听一听树间正在一鸣而去的曼妙,感受一下在那皑皑白雪中正在释放出来的高涨的热情……请放慢你的脚步吧,一个声音在劝告你:“请捡几块石头带走吧!”天一亮,你一定会发现,你捡的并非是“石头”,而是更饱满的精力,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丰硕的收获。

④老话说:“听人劝,吃饱饭。”巴格达商人之所以得到了价值连城的宝石,就是因为他听从那“一时还搞不清这是神谕还是魔咒”的劝告。因此我们也不应该固执己见,独断专行,甚至是一意孤行!父母的叮咛,,师长的告诫,前辈们的苦口婆心,如果我们视它们为“石头”的话,我们必定要走弯路,走歧路,甚至走上绝路……

⑤甚至我们还可以抓住材料(寓言)中的“惊喜与懊悔”来立意。巴格达商人“惊喜”的是什么?是捡来的竟然都是“宝石”;那为什么又“懊悔”?呢?“懊悔”的一定是自己捡的不够多……利用这个有效信息,我们把文章的立意确定在“人,不可有贪欲”,如果再能运用(套用、化用均可)一句古人的名言作为文章的标题,如“败因多在得志时”(语出《小窗幽记》:“成名每在穷苦日,败因多在得志时。”)一定能写很好看的作文来。

题目

①已入宝山  莫要空手而归

②放慢你的匆匆的脚步

③机遇,就在脚下

[例文①]

当机遇来敲门时

高三学生  谭鸿仁

如果说生命是一座庄严的城堡,如果说生命是一株苍茂的大树,如果说生命是一只飞翔的海鸟,那么机遇就是穹顶的梁柱,就是那深扎的树根,就是那扇动的翅膀,没有机遇生命的动力便荡然无存,没有机遇生命的美丽便杳然西去。

多少年来,曾有多少人感叹机遇的风为什么不鼓起自己生命的帆船,曾几次呼唤幸运之神翩然来到他们的身边,也曾在清凉的晨风中对着晨曦祈祷、幻想,但仅有的祈盼都是一种虚妄,他们终仍得不到愉快和欢乐。

可是他们不知道,机遇并没有隐藏珠穆朗玛峰上那千年未融的冰层中,它也并没有被上帝操控在手中。机遇属于每个人,每个总在努力着、奋斗着、抗争着的人,都会在说不上哪一个晴朗的早晨,或者是在一个安谧的夜里,就能够听到它的脚步声和轻轻的叩门声,听到机遇对他的一声道歉:“我来迟了!”

难道我们偏要等到机会主动找上门来,才去锻造我们的人生?

为何不抢先它一步?为什么不学着去创造呢?

试试看——不是像企鹅那样静静地站在海边,翘首祈盼机会的来临,而是如苍鹰一般不停地翻飞盘旋、执着的寻求。

试试看——不是面对峰回路转、杂草丛生的前途枉自嗟叹,而是披荆斩棘,举步探索。

试试看——不是拘泥于命运的禁锢,听凭命运的摆布,而是奋力敲击其神秘的门扉,使之洞开一个新的天地,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

从发奴到女皇,是什么成就叶卡捷琳娜一世的神话?

从只有一只米老鼠到拥有一个动画王国,是什么成就了迪士尼一生的传奇?

从身无分文到亿万富翁,是什么成就了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壮志豪情?

从一个小小的尉级炮官到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是什么成就了拿破仑精彩的人生?

这一切的一切都说明了他们能够把握好属于自己的机遇,就正如莎士比亚说的一首诗:“好花盛开就该尽先摘,慎莫待,美景难再,否则一瞬间它就要凋零萎谢落在尘埃。”

生命不是“文摘”,“不接受平淡,只收藏精彩”,它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是一个“连载”,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她都不会在你的背后留有空白,生命也不是一次彩排,走得不好还可以从头再来,她绝不会给你第二次机会,走过去就无法回头,机会也许就有一次,但你没有抓住就是人生的遗憾。

幸运之神总会悄悄地去叩响每个人人生的大门,重要的是你是否已准备好了迎接她的到来,总羡慕别人身上耀眼的光环,在羡慕嫉妒的同时,回头想一想自己走过的路,可曾否有过疲惫?枯燥的夜行中,可否放弃了拾起原本是宝石的沉重石头的机会?

但愿你的回答是:没有!

【点评】是羡慕吗?总能听到这样的声音:“为什么最好的范文都出在他们班!”“他们班”指的就是我教的班级,此时,我不敢笑(其实也是“笑”不出来),“怕”人家说我得意忘形;尽管我已经胡子一大把了,偶尔显摆显摆也够格了。我之所以必须要故意做出一副中国人特有的“标准”的“谦虚”状来,更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我就是糊涂不下来!整天吵吵把火“搞”什么“素质教育”,到头来,最终还是把每年的6月7日、8日,甚至9日,弄得“水深火热”一般,“花的国土”上一片焦灼,一片憔悴……如此“国情”,“生为中国人,死为中国鬼”的我又怎敢忤逆呢?我痛苦,我内疚,我自责,我……但我还必须得“顺”着来!逆着良知,讲应试作文的题目是“第一抹新绿”,讲应试作文的开头是“进军的第一步”,讲应试作文中“好的语段,那是燕子衔绿春来也”,讲……讲得时间久了,连自己的脸都变得不红不白的了。

幸运的是,深知老师良苦用心的我的学生们,并没有过分地“诅咒”我的“主张”,懂事的他们,知道在“现今的中国,这是‘必须’”,于是即使是“活”在土壤贫瘠的石缝中,他们也一定努力要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不时地开上一朵又一朵接近艳丽的小花来,因为只有这样,才会有“人”来看。才会受人“青睐”,才会拿到高分,才会……谭鸿仁,一个很是桀骜不驯的大男孩,也低下了自己那始终高昂着的头,迎战(不,是“迁就”)着高考。

文章开篇,他就给评卷老师送上了一树金黄的迎春,传达出春的讯息;不是吗,三个由假设复句构成的排比,读着它,谁会打哈欠呢?读完了它,究竟还有几个评卷老师会认为还要继续读下去,跟着谭鸿仁一起走进百花盛开的初夏呢?一般地说,看完了这个开头,再往下溜几眼,分就已经出来了……但谭鸿仁岂敢因此而怠慢?他继续着石缝中的“抗争”。忽然一片顶着露珠的蔷薇,就奔到了我们眼前。世上没有人不渴望机遇的光顾,但机遇又是不会轻易就来敲开我们的门的;同样的意思,谭鸿仁写得煞是好看,尤其是“也曾在清凉的晨风中对着晨曦祈祷”一句,真有点泰戈尔的遗风流韵;机遇在哪儿?看看谭鸿仁给你的解答吧,尤其是“机遇并没有隐藏珠穆朗玛峰上那千年未融的冰层中”一句话,读着它,像不像在与纪伯伦谈话?人,应该凭借自己的努力去创造机遇;不敢“造次”的谭鸿仁知道这样讲出来,是听不到掌声喝彩声的;于是,他再一次拿出来看家本领——排比!三个由“试试看”领出的语段构成的排比,多像是怒放的木棉,喷薄着燃烧的热情!考场作文,没有例子是不行的,而且还必须是具体的事例,运用“概括性”的事实论据,都会降低“安全系数”的,因为中国有着太多的整天只为着所谓的“荣誉”而活着的人,他们“忙”啊,忙得把“视荣誉为郁栖的中国真正的脊梁”们工作的时间都用在了钻营上,最终除了所谓的荣誉之外,在他们的眼中一切都是陌生的了!真难为谭鸿仁们了!“啥”都得照顾到,连泥淖污水们的“无知”也得给予慰藉……举吧,有啥难的!谭鸿仁“信手拈来”,四个足以使那些“张特”、“李特”、“温特”感到内心很是平衡的“具体事例”就铺排在了他们眼前,但让那些“特”们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是,谭鸿仁运用的竟然是,每个都用“从……到……,是什么……”的句式构成的排比段;这真像是一蓬海南只在冬天里开放的爆竹花,释放着勃勃生气!该结尾了,老师说“得用尽最后一个力”,可谭鸿仁却用他斩截有力的结尾告诉我,他还余勇可贾呢!

我成功了,但我的心里却满是悲哀……(孙长江)

[例文②]

不平凡的珍奇

高三学生  丁越

平凡的溪流,终有一日会成就飞流直下的壮美,只要它经历过艰辛的迂回;平凡的蛹,终有一日会上演翩翩起舞的唯美,只要它经历过痛苦的破茧;平凡的石头,终有一日会成为价值连城的宝石,只要它经历过黑暗,重获曙光。可我们有时却会因它们的平凡而蒙蔽了双眼,与这种种美丽失之交臂。

选择了远方的我们,只顾风雨兼程,何曾有时间欣赏甚至捡起被“黑暗”埋藏的石头呢?一心奔向远方的我们自认为只有到达彼岸才是胜利,殊不知比飞黄腾达更可贵的财富却在我们的眼前、脚下被我们疏忽了。珍惜生活中每一块不起眼的石头吧,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你也会吃惊地发现它们竟然是点缀你生活的宝石。

珍惜平日里每一次感动——每一次就像石子一样平凡的感动,收获的将是如旭日般的温暖。夜半学习时,一杯送进屋中的牛奶,饱含着的是亲情的关怀;遭遇挫折时,一句简单的安慰,蕴含着的是友情的关切;进步成功时,一句真诚的鼓舞,包含的是师长的关注。父母的叮咛,朋友的安慰,师长的鼓励……将它们珍重地放入人生的背囊,总有一天,“宝石”的光芒会在你眼前闪耀。

珍惜生命中每一次不幸——每一次就像石子一般冰凉的不幸,收获的将是如夏花般的灿烂。依依杨柳,你或许也幻想过在西子湖畔梳理秀丽的长发;灼灼荷花,你或许也期盼过会在夏日的午后展示你那别样的火红;灿灿秋菊,你或许也希冀会在诗人的笔下装饰恬淡的生活……而命运有时却会无情地把你的生命丢在火海沙洲。于是,绿州将你忽略,清泉将你遗忘,鲜花离你远去,置身于人生的沙漠中,去勾勒一幅凄美的画卷。但愿你能像史铁生,像张海迪,像藿金,像一切不向命运低头的勇士一样,紧紧地咬住沙缝,吮吸点滴露珠,静静地扎根,在风沙中撰写不朽的传奇。

珍惜生活中每一次机遇——每一次就像巴格达商人果敢拾起的石子一样,收获的将是如朝阳般的辉煌。没有珍惜机遇,就不会有卧龙草船借箭,以少胜多的佳话流传至今;没有珍惜机遇,就不会有弗莱明意外发现青霉素,从而改写肺结核不可治愈的历史;没有珍惜机遇,就不会有曾经卑微的拿破仑因一个攻城方案而获得提拔,最终叱咤欧洲大陆。如果你放弃一次成熟的时机,你将永远抹不掉懊丧的眼泪。

珍惜平日里每一次感动,就好像它们只有一次一样;珍惜生命中每一次不幸,就好像不曾受过伤害一样;珍惜生活中每一次机遇,就好像它们已经是最后一次对你的光顾一样。

珍惜一点一滴,即使它们貌似平凡,但请相信,它们都是不平凡的珍奇。

【点评】她曾经是一个害怕写作文的孩子,为此,还曾在我的课堂上潸然泪下过。她着急,我更急;但“内紧外松”却是一个老师必备的素质。“不能让她掉队!”我在心里给自己打气,“不批评,多鼓励!”但我又深知鼓励,总是与夸张相依相伴的。在后来的日子里,我便开始了不惜一切“代价”的鼓励。在她的作文里,偶尔有一朵小小的火花,闪烁了一下,哪怕只是一个用得稳妥的词儿,一句多少有那么点色彩的语句,一段实在还很松散但终于有点“笑”模样了的语段,我也会不管不顾夸大其词地大加叹赏……她的“胆子”越来越大,思路越来越畅,笔放得越来越开,终于,怀着天堂梦想的蓓蕾开了,怀着蓝色梦想的小溪开始了奔涌。

不是吗?读着已经视写作为愉悦的丁越的《不平凡的珍奇》,哪儿不让你激动吧?开头,就足让人心颤上半响,多大的气魄啊,呼朋引伴一般,一挥手,就“叫”来了溪流,“让”它经历艰辛的迂回,成就了飞流直下的壮美;“召”来了茧蛹,“令”它经历破茧的痛苦,终于上演翩翩起舞的唯美,然后与材料中的“石头”竟然变成了“宝石”一类比,自然地就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我们有时却会因它们的平凡而蒙蔽了双眼,与这种种美丽失之交臂。”我们为什么会常常“与这种美丽失之交臂”呢?平凡,只是因为它们都太平凡,与我们的“拿云”、“耕天”之志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吗?不,我真的很喜欢丁越接下来的一段足以扛起九鼎的文字:“选择了远方的我们,只顾风雨兼程,何曾有时间欣赏甚至捡起被‘黑暗’埋藏的石头呢?一心奔向远方的我们自认为只有到达彼岸才是胜利,殊不知比飞黄腾达更可贵的财富却在我们的眼前、脚下被我们疏忽了。珍惜生活中每一块不起眼的石头吧,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你也会吃惊地发现它们竟然是点缀你生活的宝石。”太准,一个高中生能够把“难以言罄”之意如此深透地说到了骨头缝里,还不值得我们叹赏吗!“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陆机曾经这样讲过,读着那一个个精精神神站立在那里抿着嘴微笑着的文字,我立刻想到的就是这句名言。我喜欢它的原因还远不仅如此!这段话在结构上所起到的作用,更是绝不可小觑的;正是因为有了它的“指令”,也才有了后文缜密的“思想分列式”,合在一起,那简直就是一支无坚不摧的“军团”……“ 珍惜平日里每一次感动——每一次就像石子一样平凡的感动,收获的将是如旭日般的温暖”、“ 珍惜生命中每一次不幸——每一次就像石子一般冰凉的不幸,收获的将是如夏花般的灿烂”、“ 珍惜生活中每一次机遇——每一次就像巴格达商人果敢拾起的石子一样,收获的将是如朝阳般的辉煌”,如果可以把上文的那一段说到了“骨头缝”的话比作“军团”的总司令,那么我不厌其烦特意摘出来的这三句话,就应该是有着丰富战斗经验且冲锋陷阵在火线上的指挥员了!

曾经是一个害怕写作文的孩子,却完成了她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蜕变,我欢欣,多少也有点类似慰藉的情感,“害”得我罗里吧嗦地说了这么半天!(孙长江)


点击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 姓名: *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作文网 |

    地址:中国江苏 网监备案:32092502000081 E-mail:[email protected] 站长:陆浩
    编辑部、作文QQ群:228658618 通联部QQ:390008545 技术部QQ:81263931 版权所有©冠华作文网
    万网”提供技术支持 苏ICP备06005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