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材料一:一个常常在进行接近自己限度的斗争的人总是会常常失败的,一个想探索自然的奥秘的人也常常会失败,一个想改革社会的人更是会常常失败。只有那些安于自己限度之内的人才总是“胜利”,这种“胜利者”之所以常胜不败,只是因为他的对手是早已降伏的,或者说,他根本没有投入战斗。
材料二:奥巴马访华期间,复旦大学周元天向奥巴马请教:如何才能走上成功的道路?奥巴马的答案是:我有一个忠告,就是说我最敬仰的那些成功的人士,他们不但考虑自己,他们同时还考虑超越自己的事情,他们希望对世界作出贡献,他们希望对他们的国家做出贡献,对他们的城市做出贡献。有时候我们会忙于挣钱、买好车、买大房子,但是那些真正在青史留名的人是因为他们有更大的向往,看如何能够帮助更多的人吃饱饭,如何能够让更多的儿童受到教育,如何能够以和平方式解决冲突等等。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应对多则材料构成的“材料作文”,首先需要做的,是将多则材料进行比对,找到这些材料间或相近、或相反的“联系点”。这个联系点,往往就是写作范畴。
上述两则材料都谈到了“成功”。材料一中阐述了成功的类型:一是自我满足式的成功,这种成功本质上是一种“成功式”的失败,一是挑战自我、探索改造社会的“失败”式的成功。这种理智、深刻的语言背后成功的境界自现。材料二中奥巴马虽然没有正面回答“如何才能走上成功的道路?”这一问题,但从他的话语当中我们不难理解:成功绝不仅仅是一个人的物质累积、荣誉获取,成功者一定是不断超越自己能力的人,这就像王小波所说的“接近自己限度的斗争的人”,这种人虽然失败了,又何尝不是另一更高层面的成功?写此作文重在激发考生对“成功”境界的思考、对人生意义的求索。有胸襟者文章自成高格。
找到联系点后,还要回头分析所给材料,比较多则材料的不同点,以得出不同的写作角度,第一则材料,侧重谈成功的标准,也即“成功”与“挑战自我”、“成功与目标”的关系,而第二则材料,侧重谈成功的意义,引导同学思考“成功的社会价值”、“成功与人生境界”。这些无疑就是我们写作时的一个个突破角度。
审题至此,“写什么”(主题)应该不再是问题,至于“用什么写”(材料),材料本身丰富的暗示性,足以让你想到众多的生活现象,你所要做的,便是着力思考“怎么写”了。
尤其应注意的是,不要被众多角度、众多材料绕花了眼,从而出现主题交叉,材料堆彻等问题,为此,应坚持“写自己熟悉的生活”的原则,并做到“写作前,一句话表明自己的关点”。
范文:
千里之梦 始于足下
梦想的花儿,只有用现实去浇灌,才能秀丽于世。——题记
梦想是我们想要触碰到的温柔,成功是每个人渴望到达的彼岸。而倾心于温柔的彼岸,总需要一座用汗水和泪水浇铸而成的大桥,这一道优美的弧线交织着现实中的一点一滴。
梦太远,才会发现,已在梦里搁浅。
关于成功,作曲家刘心武有一个简洁的解释:达到预期的某种目标,就是成功。然而,预然登上珠峰,如愿登上珠峰就是成功吗?
其实不然。
新西兰攀登者和夏尔巴向导共同攀登珠峰,然而就在离峰顶几步远的地方时,新西兰人停止脚步让向导先行,隔着氧气罩,模糊地说:“这是你的家乡,你先上吧。”最终,两人在这世界之巅激动地呼喊,向世界宣告:“我们成功了!”“成功,成功!”新西兰攀登者不仅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更是在现实的攀登中实现了人格的升华,他在即将成为历史上登顶珠峰第一人时,毅然向后退了一步,把这个无比荣耀的第一名让给了自己的向导,因为他深谙此时向导的成功对于他的家乡是多么的荣耀,会赋有多么深远的意义!
史册上只记载了第一个登上珠峰人的名字,也许不会太注意攀登时的这段插曲,但无论青史如何撰写,这种人格上的成功会同日月同辉。
人格的成功,看似遥不可及,其实生活中处处可见。不要消极地认为,人格的成功只有伟人、名人才能拥有,许多凡人也能悄然地获得这一赞誉和荣耀。
见过扫马路的人吗?他们无论春夏秋冬,烈日严寒都会出来工作。他们不会嫌累怕脏,不会拈轻怕重,总是想竭力完成自己那个简单的梦想,做到自己可以做到的最好,因而他们在默默无闻中得到了属于自己的成功。
在追梦的路上,我们难免会遇到那些荆棘丛生的困难,但成功的秘决却在坚持。
坚持一种美好的品质,在面对欲望时,坚持淡泊和宁静;在面对不幸的遭遇时,坚持乐观的心态;在面对危机时,坚持属于个人的自信与活力;在面对挫折时,坚持豁达的胸怀和心境。坚持承受生活历程中的一一点一滴,就是搭建通住成功大桥的一砖一瓦。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只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因为令人心醉的梦想与成功,全都存在于现实中每一次务实的抉择与坚实的脚印!
点评:
本文严格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谋篇布局。开篇设疑,接着用登山者、清洁工成功的事例告诉读者更高境界的成功是谦让,是付出,是奉献,最后点出成功的秘决即坚持。全文论点独树一帜,论据具体可感,论述层层深入,入木三分。点评:卢生海
会当水击三千里
如果生命是一块铁,我会跳进最炽热的火海中,将自己锻造成最具锋芒的剑;如果生命是一面旗,我会站在狂啸的北风中,让自己痛快而自由地舒展;如果生命是一块石,我会立在大海边,祈求海浪将我割得棱角分明而不是圆滑无比。
我拒绝平庸,渴望辉煌的成功或欢畅的失败。
平庸的生活是一潭死水,清风也吹不起半点涟漪;平庸的生活是一叶浮萍,萎靡得再也经不起一波惊涛;平庸的生活是一片死寂,于无声处永远听不到惊雷;平庸的生活是一片枯槁,春天里的小草也不会易枯为荣。我厌恶它,憎恨它,拒绝它,尽管它是如此的闲适安逸,与世无争。
生命的质量不取决于它的长度,只取决于它的高度!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成固可嘉,败亦何妨?当你奋斗的过程结束时,你生命的价值便已凸显,别人的褒扬或赞誉只不过是一层镀金,永远也比不上自己内心的坚毅与刚强。
我想要牢牢抓住的正是拼搏奋斗所带来的畅快淋漓,而平庸的生活永远只能让人感到沉闷与窒息。
《庄子》记载:“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鹏是一位英雄,它经垂天之翼远徙南冥,其志何其壮矣!与枪榆杇而止的蜩与学鸠相比,鹏无论是成是败都可与日月齐辉;平庸的蜩与学鸠吮露食草,生活的死气沉沉,实有愧于上苍赐予的一双翅膀!
翅膀是用来飞翔的,它应该在狂烈的朔风中折断,而不应该在闲散的生活中退化。
人生不应该坐享其成,奋斗成就人生,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在失败后并没有去选择站起重新来过,而是从此萎靡不振。那样,你永远都是生命的俘虏,只有在失败后选择重新站起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即便最终还是败了,那我们也已享受到了这奋斗过程中的乐趣。年轻,没有失败。我们努力了那我们便已唱出了生命的最强音。我拒绝平庸,渴望辉煌的成功或欢畅的失败,哪怕因此而遍体鳞伤!
点评:
成功或失败,人生中常有的经历,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作品中常谈的话题,平常的话题写得不平常,那才叫艺术,本文就达到了这一艺术境界。“拒绝平庸,渴望辉煌的成功或欢畅的失败”语出惊人,掷地有声;“生命的质量不取决于它的长度,只取决于它的高度”见地深刻,平中见奇。同时语言优美,思路清晰,结构完整。点评:刘富林
真心的成功
真心的灿烂的笑容是所有人都发自内心快乐的微笑;
真心的美丽是为别人付出时一颗金色的闪光的心;
真心的成功的人是心怀天下,想要为更多的人谋求幸福!
为更多的人谋求幸福的人,他们有着高于自身的目标,他们崇高的理想能指引着他们不断地前进,即便身处险境也不愿放弃;即使困难重重,障碍多多,他们也毫不退缩。正是因为他们有着高于自身的理想,他们要为更多的人谋求幸福,这样崇高的使命让他们不愿屈服,让他们坚强,让他们学会百折不挠。这些伟大的人啊,真正的成功只属于你们!
也许这样高尚的目标是很难完成的,因此你注定要接受考验。为了考验你是否真的为了更多人的幸福愿意付出一切,你注定要经历“失败”。
高高的山崖下,巨大的铁索冰凉地缚着一个想要为人类带来光明的人,当硕大的苍鹰飞到他的面前时,他的目光比那锋利的鹰眼还要坚定。“来吧,我是不会退缩的,即便你啄食掉我的肉身也不能改变我内心的坚定——为人类带来光明!”他坚定的眼神向上帝宣告着他坚不可摧的意志。
他“失败”了吗?不,不是的!他用自己的牺牲为全人类带来光明,每个在光明沐浴下的人都会在内心深深地感谢这个坚不可摧的人。被困的普罗来修斯,你才是人们心中真正为世人带来了光明和幸福的人。
也许你执著的追求并不能被人们理解,也许你一直想为更多的人谋求幸福的心并不被人所接受,但请相信,时间会向世人证明你的崇高,你的成功将被所有人认可!
游说于各国的孔丘,执著地想要用“礼”“乐”构建起“仁”的世界,让更多的人能在仁爱之中度过幸福的人生。然而他的“好心”却并不被人所接受。隐士们嘲笑落魄的孔丘,“这样的乱世中,竟然还妄想以礼乐服人,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他摆摆手,继续他的执著。因为他相信,总有一天,世人会接受他的仁爱,总有一天人们会在礼乐之下幸福的生活。
历史向这位伟大的人,向这个致力于让更多人幸福的人致敬,他成功了,经过了多少世纪的时光,他终于嬴得了世界人的认可!
[1] [2]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 冠华作文网2014年高考作文真题猜想(96):“鳄鱼与牙签鸟”
下一篇文章: 冠华作文网2014年高考作文真题猜想(98):“心态与境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