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难 (满分70分)
一、审题: “难”有两种解读:
(1)是名词,灾难磨难之“难”:要写什么样的“难”,写清如何面对/度过这样的“难”。(2)是形容词,艰难为难之“难”:要弄清谁“难”,为何而“难”,如何解决。
二、选材立意:
(一)若是名词之“难”:
可写个人磨难挫折经历,也可写名人战胜人生灾难的故事。既可以是肉体之难,也可以是精神之难。可写自己人生路上的一次失败、一个失误、一段经历,也可写一位名人的精神苦旅,如史铁生、苏东坡,海伦凯勒等等。
还可以抓住国家民族之难,写中华民族如何在艰难困苦中玉汝于成。如近代百年屈辱,十年文革,奥运圣火受阻挠,汶川地震。
还可抓住社会之难,写如何面对现实,积极自救。如金融危机引发的就业危机,三鹿毒奶粉引发的商品信任危机。
(二)若是形容词之“难”:
可写个人感到困难为难难为情的一件事,也可写古人为难犹豫的典故,抒发自己的怀古伤时之情。令人为难的可以是一件事,一段情,一个人。如“爱一个人好难”、“忘记一个人好难”、“放弃一个梦想很难”等等。也可写别人或国家民族社会在艰难泥泞中跋涉中的难处,表达理解、感恩、乐观、豁达、振奋之情。
三、文体推荐:
记叙文、散文首选,议论文要有逐层深入地论证或正反对比论证。
例文1:
难
“老天,你怎么这么笨呀!气死我了!”我生气地一拍电脑桌,拽开靠背椅,手指着妈妈大叫起来。今天妈妈破天荒地向我请教起电脑知识,我本想一显身手,却被妈妈迟钝的反应逼急了。
此时,妈妈只是顶着一头花白的头发,带着满脸皱纹和讪笑歉意地嗫嚅着。蓦然间,我内心深处什么地方疼了一下。我想说些什么,却终究没有说出口,羞急交加之下,只好冲出家门,快步来到楼下。
下楼以后,我的脚步就慢下来了。其实,我知道我不应该这么做。但妈妈的迟钝确实让我受不了,而且,那句对不起似乎早已远离我和妈妈的生活了。过去,我们还是无话不谈的,可不知什么时候,我们的沟通就变得那么难!像今天,我本来是想手把手地教妈妈一些东西,可我实在受不了!一个青春期,一个更年期!
楼下的花坛前,一位母亲正在教宝宝数方格。忽然间,我记忆深处漾出一种熟悉的感觉。十三年前的一个晚上,也有一个年轻的母亲正在教她的女儿算术。
“来,乖宝宝,看好,一根手指加两根手指是……三根手指。所以,1+2=3 ……”
“乖宝宝,算一算,1+2是多少?”
“1+2=4 ”
“宝宝真聪明,已经知道4了。”
“这是1根手指头,这是2根手指头,加在一起呢?”
“是3根。”
“对了,宝宝,记住了哦:1+2=3”
……
类似这样的对话几乎贯穿了我的启蒙岁月。幼时的我对数字不敏感,妈妈想尽办法启发我。她花了半个月的工资为我买了当时不多见的算术画图板。妈妈从未因为我的迟钝着急过,总是那么笑咪咪的,赞赏着她的宝贝每一次的进步和变化。我也淘气过,使小性儿,摔过画图板,妈妈总是微笑着收拾好一切,哄着我。她从没觉得和女儿沟通是什么难事。而今天,我又一次夺门而出。妈妈还是那么微笑着,宽容地看着她的宝贝,一如多年前的目光。只是,那微笑似乎有一些吃惊,有一些尴尬,有一些酸楚……
我停下脚步,抬起头,望着楼上我家的窗户,眼眶有些湿润。其实,母女间的沟通并没有那么难,只要我还像幼时那样,羞赧地摇着妈妈的手,挠挠她的手心,她就会立刻快慰地摸着我的头,爱怜地摇摇头,一切就已冰释。生活中,不要老是借口代沟,其实只要明白爱,懂感恩,就会知道,沟通并没有那么难!
想到这里,我不由得转身,加快脚步,脸上扬起幸福的微笑,向家门走去。
点评:68分
本文是一篇深入剖析内心真情的记叙文。作者截取了当前常见的家庭生活画面——“母女沟通难”展开内心剖析。作者从楼下母亲教孩子算术荡开思绪,回忆童年母女的生活画面,易地而处,设身处地地为母亲考虑,抓住细节进行母女言行心理的前后对比,剖析亲情内在的感人至爱,最后还是在童年记忆中撷取营养,找到沟通的方式,引人深思。更难得的是,作者在深入细致地剖析感情的同时,还能注意结构上的前后呼应,如情感变化的客观体现——脚步快慢的变化,再加上文中细致传神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文末的情理升华,实为一篇不可多得的考场优秀作文。作文需谨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例文2:
难
“是冲进去,还是跑回去?这是个问题!”我提着礼盒,站在初中班主任家楼下,心里十分犹豫,耳边不时回想起刚才老爸的话:“班主任吴老师对你照顾有加,毕业了感谢一下不应该吗?再说吴老师的老公可是你现在的班主任,笼络一下感情总没有坏处。”
话说得没错,可这总是我这个高中生第一次送礼呀。这太难了!在这样一个晚上,在这样一个人来人往的小区,我一个大男孩,提着一个大礼盒,在楼下徘徊是很引人瞩目的。因为怕见到老师不好意思不敢上楼,现在站在楼下沐浴在众人好奇的目光中更加不好意思,如芒在背。终于,我一跺脚,去了!
三步并作两步来到吴老师的门前,举手敲门的时候又犹豫了。见到吴老师说什么?“感谢老师三年的栽培,这点小意思不成敬意,还望笑纳”?学着老爸的口吻试了一下,觉得脸烫了一下。“吴老师,这是我的一片心意,感谢您的教诲和培养。谢谢!”似乎自然了一些,但好像生硬了些。“吴老师,初中三年,跟您学到很多东西,这是我的心意,给您留做纪念。”我几乎可以想象吴老师满含笑意地收下礼物,并且同样满含笑意地在她的老公赵老师——我的班主任面前夸奖我懂事。这个好,就是它了。我打定主意,举手敲门。
“等等,不对啊,要是吴老师不在家,而是赵老师开门,咋办?”我的手举起又放下了。是啊,贿赂班主任,罪名可大可小。更要命的是,如果传出去,我一个大男人以后还怎么在班里混啊?那还不被同学笑死?我顿时有了退回去的想法,对,就告诉老爸老师不在家家里没人。可下次他还会叫我来呀!老师总不能老不在家吧?直接告诉老爸我不行?那不是我的风格。可遇到赵老师,怎么说呢?一时间,我僵在楼道里,进退不得。
很多事,并非是在我们准备好了才到来。正在我犹豫不决时,老师家的门开了。而且出来的人完全在我意料之外——他们两个人一起出来了。我傻了。
“王大帅哥,你怎么在这?”吴老师用一贯的调侃风格和我打招呼。而赵老师则是一脸疑惑地站在一边。
“我……那个……哦……有点事。”我支吾着,只觉得脸发热,大脑一片空白。
赵老师看到我手里的礼盒,似乎明白了,但又似乎不想点明。看着他欲言又止的表情,我什么也不顾了:“赵老师,这是我送给你们的礼物。你们俩都是我的老师,一个教我长大,一个教我成熟。请你们一定收下。”说完,我把礼盒往吴老师手里一塞,飞也似的逃了。
一口气窜到楼下,长出一口气。有些事逼到头上,真做了,也并不是太难嘛!我心里颇有些自得。
小区外,老爸拿着西瓜微笑着看着我:“孩子,这个礼也不是非让你送不可。我们只是想让你明白,有些时候,对生活不能仅仅是要求,也会有请求、恳求。你会长大,有些事你必须要面对。早总比晚好。”
看着老爸的笑容和鬓边的白发,我不由心酸起来。只不过是一次正大光明的感恩之旅,就让我发怵为难到如此地步。从小到大,我并不是一个省心的孩子,老爸要为我为难发怵多少次?但我从未看到老爸为难的时候,也没听过他说什么事很难做。只是看他乐呵呵地处理好每一件事。
是的,男人,就要把一切难事扛在肩上。男人,就是最难的人!
吃着西瓜,我笑了。我会成为男人的,我对自己说。
点评: 65分
这篇记叙文以一波三折的情节设计、真实细致的心理刻画、精确传神的细节描写、层层深入的结尾升华语惊四座。文中不乏风趣精辟的语句,这是文章的一大亮点。
例文3
难
十八岁生日那天晚上,我对着蜡烛许愿:从今以后要做一个十八岁的好女孩。可是,做一个好女孩,很难。
哪个女孩不爱美?哪位红颜不梳妆?十八岁正是走过花季漫步雨季的 [1] [2]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 冠华作文网2014年高考作文真题猜想(54):“变通”
下一篇文章: 冠华作文网2014年高考作文真题猜想(56):“有一种力量,让我泪流满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