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版权申明

网络信息 | 家校互动 |
网络作文 | 竞赛作文 |
小考频道 | 中考频道 | 高考频道 |
新华教育 | 人民教育 | 新浪教育 |


祝福 | 帮助 | 网址 |
网站社区 | 媒体报道 | 同行作文 | 作文点睛 | 教师频道 | 资讯频道 | 英语频道 | 搜狐教育 | 腾讯教育 | 网易教育 | 留言 | 链接 | 旧站 |
最新公告:     冠华作文网署假期间作文稿酬双倍!  [ghzw  2011年7月6日]            冠华作文网录用的作文、论文稿酬翻一倍  [ghzw  2011年6月13日]            冠华作文网发布征集令  [ghzw  2011年6月3日]            请大家到新网站注册,登陆发表作文。  [ghzw  2011年5月2日]            冠华作文网新年发红包了啦!  [ghzw  2011年1月20日]         订阅: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冠华作文网 > 教师频道 > 作文诊所 > 正文         ★★★
 
作文诊所:“万马奔腾”与“一骑绝尘”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6/3/10 21:19:11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我要投稿

“万马奔腾”与“一骑绝尘”(55.5分)
辽远莽苍作为背景,烈日灼心渲出底色,跫音如窗,仿佛不知疲惫地奔来的万马耍时充盈了整个画面;而同样的光景的另一幅画卷里,一匹孑然一身的骏马清晰地留下一幅剪影,扬起一路飞尘。看到何景,你会震撼?(用文采斐然的语言再现“万马奔腾”和“一骑绝尘”的场景,给读者强烈的带入感。)
诚然,“美的光谱形态万象”,不同的人对此亦会有不同的体悟。于我而言,若“万马奔腾”令我“怦然心动”,则一骑绝尘更令我“逸兴遄飞”。何为其然也?(第二段旗帜鲜明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一句“何为其然”也引起读者好奇,开启后文。)
震撼之感,来自于独树一帜的直观感受,来自于咀嚼后不灭的深层意境。依现代学的审美角度划分,美大体可划分为优美、崇高、喜剧、悲剧。万马奔腾与一骑绝尘都是驰骋的马,都洋溢着充分的草原上的野性与张力。然而他们营造的第一观感却截然不同。从浅层含义说,万马填充了整个镜头,至少是大部分视野,与草原的主次构图不突出;一骑则不然,一望而知辽阔草原是为其作烘托的。从深层含义说,“万马”因数量多而遮蔽了“马”作为独立个体的特点,留在脑中的是一群马,只能有个大体印象而非细致到“万马”的洞察;“一骑”因稀而贵,占据了观者的思绪,正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世人心旌驰荡。”“墙角一枝梅”才令诗觉出春的信息,若是莺莺燕燕不绝,只怕再敏锐的诗人也会司空见惯。(从美学的角度解析“万马奔腾”与“一骑绝尘”,表明自己在美学上更青睐“一骑绝尘”的原因,让文章具有美感厚度。)
震撼之感,来自于个体生命的呐喊,来自于引起深刻共鸣的人文情怀。的确,万马奔腾的画面,投出的是喷薄欲出的、涌动的鲜活的力道。但“一骑绝尘”中的“绝尘”更是余味隽永。这“一骑”透露的是生命的遗世独立、清高倨傲。不管是意外离群,还是另辟蹊径,都与人类有惊人的暗合之处。古代君主,改朝换代,武曌寂寞地做着女皇,“绝尘”留下一块无字碑让后人评说;怀王身侧虎狼相伴,唯有屈子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道学家假清高,假哲学,混迹官场,李贽冷眼旁观,走着形影相吊的抨击君主专制的璐;......若武则天不是唯一,怀王广纳贤才,天下揭竿而起,他们的艰苦卓绝,他们的壮烈与孤独,想必底色也不会那么的鲜明突出?(从生命哲学的角度来解析“万马奔腾”与“一骑绝尘”的各自风采,从而把话题引向人类生命精彩的探讨,用例证法来说明自己更钟情于“一骑绝尘”的原因,从而提升了文章主题,加深文章深度。)
对于我而言,“万马奔腾”与“一骑绝尘”,与其说是美学命题,不如说是哲学命题。认为哪个更有直指人心的力量,实质上反映了内心是甘于被埋没,还是勇敢做唯一,勇于“绝尘”给世界一个挺拓的背影。我愿像科比.布莱恩特,创造单场81分钟的神话,即使退役也笑着自己离场,像陶行知所言“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从哲学角度表明自己愿“一骑绝尘”的决心,震撼人心。)
奥斯卡.王尔德曾告诫众人,“作你自己,因为别的都有人做了”。我想,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是万马奔腾的时代;但每一匹为了远方奔腾的马,都要有“一骑绝尘”的追求,绘下私人定制的华章。(强调自我观点,鼓舞人心。)
总评:本文既文采斐然,又具有思想的厚重感,读后让人觉得意味隽永。作者从美学角度和生命哲学的角度分析“万马奔腾”和“一骑绝尘”,从而旗帜鲜明的表达自己愿以”一骑绝尘“的姿态来追求生命精彩的观点。文章中出现的例子也涉及文学、史学以及体育,让人觉得事例不单一,更显示作者的丰富的知识面。(坪山高级中学张娜老师 点评)

点击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 姓名: *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作文网 |

    地址:中国江苏 网监备案:32092502000081 E-mail:[email protected] 站长:陆浩
    编辑部、作文QQ群:228658618 通联部QQ:390008545 技术部QQ:81263931 版权所有©冠华作文网
    万网”提供技术支持 苏ICP备06005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