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口语交际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和身边的事例,讨论交流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问题。教学中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1.唤起学生对单元课文的整体回忆,进一步感受人类的生存与周围环境休戚相关、密不可分的关系,知道应该投身环保,关爱家园。 2.提供课外资料,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意识到在生活中的确存在着各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破坏家园的不良行为,激发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引出本次口语交际活动的主题。 3.分组合作,结合生活实际探讨珍惜资源的重要性。提供讨论的思路和要求,围绕“为什么要珍惜资源”和“怎样珍惜资源”这两个主要切入口,组织学生自由分组,展开积极讨论。如,在珍惜资源方面,可以提出:节约每一张纸;在需要传达问候和祝福的时候,尽量不使用纸制的贺卡;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4.组织全班进行交流,在集思广益中达成一致的意见。同时在交流环节中老师要注意评议,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认真听取各小组汇报,在比较、判断中不断完善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对发言学生语言是否规范、是否清楚进行适当点评。 5.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对照讨论意见说说还有哪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可以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第二轮的讨论,然后组织交流,评比“环保建议金点子”。 6.引导学生走向生活,留意观察自己周围的生活状况,对于铺张浪费、随意破坏的行为进行提醒,从而将交际活动的成效引向深入。 习作 本次习作提供了两个方面的话题,学生可以任选一个进行,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然后分别进行指导。 (一)写建议书 1.本次习作的关键,是习作前要做一定的准备。可以安排学生走一走,看一看,与社区的群众谈一谈,了解周围存在哪些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现象。也可以顺着口语交际的交流结果,适当向生活进行延伸而展开。经过这样的准备,学生就会有内容可写。 2.习作指导的第一个重点是:引导学生说说生活中存在的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现象。如,污水、噪音、废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餐桌上被丢弃的食物、堆积如山的一次性木筷、哗哗流淌的自来水。通过讨论,最好能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 3.习作指导的第二个重点是:要引导学生明确建议书应该包含的内容和必须说清的问题,先说清楚周围生活中存在的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再分析产生这方面问题的原因,然后提出解决这方面问题的建设性意见,使有关部门或个人对存在问题有清楚的认识和了解。在写的时候,可以引用收集到的各种资料,也可以利用自己的观察所得,整改建议可以分条罗列。 4.习作指导的第三个重点是:让学生明确建议书的书写格式:一般是,先写标题,说明是关于什么问题的建议;再写称呼,写清楚是给谁或者哪个单位提的建议;然后写建议的具体内容,几个方面的内容能分自然段呈现;最后在右下方写上建议人的姓名或者建议单位的名称,标明写建议书的日期。最好能有一个建议书的范例,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5.要加强习作评议,可以组织学生先在小组内读一读、评一评,然后全班进行交流评议,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互相修改,并将学生修改后的建议书寄出去。老师也可以事先与相关单位进行联系,使学生的建议能发挥作用。 (二)看漫画写感受 1.看漫画写感受,不同于一般的看图作文,因为它不是简单地把图意写下来,而是要写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指导学生写这次习作,首先要让学生明白漫画同故事性图画的不同之处:画家是从生活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批评、讽刺或揭露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现象。 2.要引导学生看懂图意,体会作者的用意。这幅图画的是一个人挥舞着斧子,一边说:“这段木头里一定有虫……”一边砍大树。一只啄木鸟站在他肩上,愤怒地望着他那像木头一样的脑袋。作者意在讽刺那些不懂得爱护树木,不懂得环境保护的“脑袋有虫”的人。教师要引导学生说说漫画中主要有哪些人和物,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弄清楚漫画的主要内容。 3.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到底“虫”是在木头里还是在这个人的脑子里?使学生懂得只有少一些砍伐、破坏,多一些保护、扶植,才能确保人类家园的葱绿和长存,才能与周围环境保持和谐。 4.对于选择自己喜欢的漫画进行习作的同学,要布置课前准备好漫画,课上也要给他们说图意的机会,并在习作中注意个别指导。
习作四第三篇:
学习目标 1.通过口语交际,进一步感受人类的生存与周围环境休戚相关、密不可分,知道应该投身环保,关爱家园。 2.结合身边的事例,交流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问题。 3.通过口语交际,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乐于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关于全球生态环境状况的数字和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的数字,以及今年重庆地区旱灾情况统计数字。 学生:准备自己收集到的关于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破坏家园的不良行为。 教学过程 揭题导入 这一组,我们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大瀑布的葬礼》《这片土地是神奇的》和《青山不老》四篇课文,快速浏览,说说你的感受。(可针对一课,也可针对整个单元谈感受) 小结:课文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人类生存与周围环境休戚相关、密不可分,懂得珍惜资源,关爱家园,不能随意浪费资源,破坏环境。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说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问题。 [评:唤起学生对单元课文的整体回忆,进一步感受人类的生存与周围环境的密切关系] 自读提示,明确要求 1.自读“口语交际?习作四的学习提示,整体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说说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和内容分别是什么。 2.师生共同确定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和内容:“为什么要珍惜资源”和“怎样珍惜资源”。 [评:通过阅读学习提示,明确口语交际的要求,学生的审题能力得到了提高。] 组内交流讨论(一):“为什么要珍惜资源” 1.学生按要求进行准备。可以结合本组教材的内容进行交流,也可以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进行交流。 2.进行组内交流。 3.示范带动,交流评价 ⑴每一组推荐一名学生向全班汇报。 ⑵将学生收集的资源有限资料用展示台展示交流。 ⑶评议。对向全班交流的同学进行补充、提问等,开展对话,说说听后的感受。 ⑷教师出示收集的关于全球生态环境状况和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的几个数字: 见资料。(略) ⑸开展看后感受交流。 [评:合作学习,资源共享,更多的学生参与交流。学生根据表达需要对资料进行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组内交流讨论(二):“怎样珍惜资源” 1.学生展开积极讨论,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 2.注意发言规范,集思广益达成一致意见。 3.全班交流,评比“环保精点子” ⑴每一组推荐一名学生向全班汇报。 ⑵将学生收集的“环保从我做起”精点子进行梳理。 ①节约每一张纸。 ②在需要传达问候和祝福时,尽量不使用纸制的贺卡。 ③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④节约每一滴水,保护长江水资源不受污染,不往江中扔垃圾。 ⑤不使用塑料袋,自觉抵制白色污染。 …… 4.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对照讨论意见说说还有哪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可以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评:“精点子”的评比,着眼现实,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有积极的意义。] 课外延伸 请留心观察自己周围的生活状况,对于铺张浪费、随意破坏的行为该如何制止? [评:引导学生走向生活,将环境保护的大主题,落实到日常行为的小细节中。] [总评:本次口语交际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和身边的事例,讨论交流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问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课外资料的补充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每一次的练习都有较明确的要求,也有利于让学生的口语表达更规范。] 上一页 [1] [2] [3]
上一篇文章: 小学六年级人教版上册作文教案(习作一单元、二单元)
下一篇文章: 小学六年级人教版上册作文教案(习作五单元、六单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