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版权申明

网络信息 | 家校互动 |
网络作文 | 竞赛作文 |
小考频道 | 中考频道 | 高考频道 |
新华教育 | 人民教育 | 新浪教育 |


祝福 | 帮助 | 网址 |
网站社区 | 媒体报道 | 同行作文 | 作文点睛 | 教师频道 | 资讯频道 | 英语频道 | 搜狐教育 | 腾讯教育 | 网易教育 | 留言 | 链接 | 旧站 |
最新公告:     冠华作文网署假期间作文稿酬双倍!  [ghzw  2011年7月6日]            冠华作文网录用的作文、论文稿酬翻一倍  [ghzw  2011年6月13日]            冠华作文网发布征集令  [ghzw  2011年6月3日]            请大家到新网站注册,登陆发表作文。  [ghzw  2011年5月2日]            冠华作文网新年发红包了啦!  [ghzw  2011年1月20日]         订阅: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冠华作文网 > 教师频道 > 作文教学 > 正文         ★★★
 
高考议论文层次展开的要义与练习(指导)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9/10/8 10:09:23 信息来源:互联网 点击:我要投稿

作了论证。这两个理由或分论点,在书写形式上虽有“首先”,“其次”打头,实际上并无先后,主次、轻重之分,完全是“平等”的、并列的,故为并列论证形式。限于小作者的年龄特点,知识和思维水平,他只列举了两项理由作为论据,但大致上把最主要的都说出来了,因而,论证还是充分的,周密的。另外,由于小作者是从“理由”的角度来作并列论证,而“理由”的阐发,近乎揭示事物的本质,故而这一并列论证,又带上了一定深度,这一点也是应该肯定的。

2.请以“美”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写作提示:美的范畴比较宽泛,有外在美和内在美、现象美和本质美、具体美和抽象美,文章应该力求写出对美的认识和对美的本质思考。
    例文:对美的思考   玫瑰·小脚·国旗 卫泽
    什么是美?这是个古老而又年轻,简单而又神秘的问题。古往今来,多少人为寻找打开美的殿堂之门的钥匙耗尽毕生精力。柏拉图在对母马、美女、女神等一系列人和事物对照考察后,竟得出一个结论:“美是难的!”到了近代,许许多多美的学说,如“模仿说”、“移情说”……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我,—个新世纪的中学生,也正苦苦追求着美神“阿佛洛狄忒”的微笑。今天,我看到这个题目,一口气写下三个看来毫不相干的事物作为副标题,仅想谈谈我对“美”的思考的历程。
    玫瑰。在我家的阳台上,有一个美丽的花盆,里面盛开着一束美丽的花,它又有一个美丽的名字——玫瑰。也许,您听到这个名字,就仿佛闻到醉人的花香。当红日喷薄而出,玫瑰便沐浴在斑斓的阳光里发着光,带着笑,含着露珠——我当时想到的就四个字:“玫瑰真美!”
    是的,“美”就是美,“美”不可用其他词汇来定义。松柏挺立,我们看到了壮美,修竹婆娑,我们看到了秀美,池塘生春草,我们看到了清新的美,猛虎啸深谷,我们看到了粗犷的美。这是我最初对美的感性认识,虽然幼稚,天真,却也纯挚、朴素,绘出了美神模糊的轮廓。
    小脚。我的奶奶就有一双小脚。有一次,奶奶洗脚,我好奇地跑过去看。呀,真可怕!  我心疼地问:“奶奶,你为什么跟自己过不去?弄双小脚,难看不说,路都走不稳。”奶奶笑着说:“难看?在我年轻的时候,没了它,才真难看呢!那时叫‘三寸金莲’,是女人的‘俏根’。你爷爷就因为喜欢这双脚,才娶了我。”说得爷爷满脸通红。
    沧海桑田!“你不可能两次涉足同一河流。”什么都在变——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美”同样也是变化的。原来认为美的,现在也许会污人耳目,相反,原来认为丑的,现在可能已被供在桌上了。看来,“美”还并不如我原先想的那么简单呢。
    明白了美的变化性,能使我们有个清醒的头脑,不因为“人家都说这是美的”,“一直认为这是美的”,就轻易改变我们的初衷。新世纪的中学生,应该与过去任何一个年代的不同。有个性,不盲从,有辨别、不轻信,善于发现“美”的不足,“丑”的所长,一步步逼近美的本质。
    国旗。“入之弥坚”。经过一番探索,我反有些困惑了:美是多么捉摸不定啊!“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那天电视“新闻联播”前,照例奏国歌,陡然间,一股激情不
    知从哪儿油然而生。天安门前升旗仪式开始了。国徽,高高悬挂的国徽,国旗,冉冉升起的国旗,红日,光芒万丈的红日……我宛如看见一头东方睡狮,从大梦中醒来,凛然咆哮,世界震惊……同样在红日下,我想到的又是:“红旗比玫瑰美丽得多……”
    什么是美,我又得到了崭新的答案:唯有同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才产生真正的美,完全的美。解放军英模的报告,中国女排重夺桂冠,神州五号飞船遨游太空……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特有的美,至大至刚的美,不见形体唯见精神的美!
    陶渊明在看破官场黑暗后,寄情山水,是一种恬静的美。而在今天,如果不投身于社会改革发展的洪流,不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却关起门来,面壁谈“美”,这本身就是对“美”的嘲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美”之路,对“美”的思考,我才刚开了个头。前程,十分遥远,十二分艰难,需要十五分勇气,但我要勇敢地面对这挑战!
    解剖:本文由玫瑰,小脚、国旗作为触发点,反映了作者对美的特点和本质的思考过程。由对于玫瑰所触发的思考,反映了他对于美的最初的感性认识,包括对于自然美的种种感性形态的初步感受。由对于小脚所触发的思考,反映了他对于美的相对性的把握,认识到美的复杂性和变化性:原来认为美的,今天可能成为丑,原来认为丑的,今天可能被认为美,而且美有不足,丑可能有所长,一步步逼近了美的本质。由对于国旗的思考,作者深刻认识到:唯有同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才产生真正的美,即至大至刚的精神的美,也就是认识到美和真与善,和进步审美理想的密切关系,把对美的认识提高到理性的高度。作者对美的思考过程,实际上就是他对美的本质的认识过程。这个过程,从形态上看,是从自然美到社会美,再到精神美,是从外在美到内在美,从深度上看,是从感性美到理性美,足从现象美到本质美,或从美的现象到美的本质。这是一个逐步深入或深化的思考过程和认识过程,反映在文章的结构层次上,就成为一种层深论证的形式,即层层深入,掘井即泉,从而把对于美的认识作了较为透彻的论述。

3.请以“前人与后人”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写作提示:“前人与后人”是一对关系话题,前与后不仅仅是时间上的差异,更是认识、看法、观念上的差异,写作时应突出其象征意义。

    例文:老祖先酿的酒 于宁

    我曾听过这样一首歌:“老祖先酿的酒/你也喝我也喝他也喝/老祖先酿的酒/醉了江醉了月醉了河……有一天老祖先对苍天说/他的酒剩下的已经不多/有一天老祖先对大地说/他的酒剩下的已经不多。”歌词十分简单,我却分明听出了几分沉重与无奈。
    “老祖先酿的酒,醉了江醉了月醉了河。”曾经,我们的地球是多么荒凉,一如天宇中的其他星球。然而,或许正是因为造化的恩宠,随着亿万年岁月的积淀,我们的世界开始变得充满生机——头顶,是高远的天空;脚下,是厚实的土地;地壳中,静静孕育着各种丰富的矿藏;原野上,不时掠过串串矫健的身姿……这丰富、美好、充满希望的一切,便是“老祖先”为我们酿造的一碗甘甜、醇厚的美酒。
    “老祖先酿的酒,你也喝我也喝他也喝。”是啊,面对如此丰厚的馈赠,子子孙孙自然应该共享。于是,我们中的许多人大大方方地向“老祖先”摊开了“索取”的手——大面积、低效率地利用矿藏;不考虑后果地过度开采地下水;只顾眼前利益,大量砍伐森林……
    “索取”之后,他们似乎也会想起“回报”。但是请看,他们“回报”的又是什么?是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废气和废渣!
    面对如此不合理的资源利用方式,终于有一天,“老祖先”也无奈地发出了“我的酒剩下的已经不多”的叹息。
    这个时候,再看看我们身边的世界,你会发现:许多刚经过浅层开采就被弃置一边的高质矿床正在受到严重破坏;地下水的过度抽取已引起了地面的逐步下沉;疯狂地乱砍滥伐不仅破坏了森林,伤害了动物,更危及了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健康……
    一棵棵树木倒下去,一幢幢高楼立起来。或许,此时,有人正在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而开怀;但是,倘若没有蓝的天、绿的树,没有清新的空气,没有花香鸟语,我们又如何能够更真切地体会到生活在一座现代化都市里的舒适与幸福呢?
    许多年前,“老祖先”留给我们的,是一碗甘醇芬芳的美酒。我不知道,如此下去,若干年后,我们留给后代的将是什么!
    所幸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已开始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各种资源的开采和利用正在趋向合理化:“水是生命之源”的道理正一天天地被人们所接受,所重视:“自觉保护绿化,增加绿化面积”也逐渐成为许多城乡居民的行为规范……
    这一切,都足以给我们以信心、以希望,使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开采中的自觉保护和保护下的合理开发,定会使这样一碗特别的“酒”——香飘更远更幽长……
    再次捧起这碗越来越浅的“老祖先酿的酒”时,或许,我们应该更深切地感爱到它那越来越沉的分量了。
    解剖:这篇文章构思新颖。小作者从一首流行歌曲引出了话题,并紧扣歌词逐层论述,把如何对待地球上各种资源的开采和利用这道人们十分关注的课题,深入浅出、形象具体地作了论说,条理清晰,首尾呼应,寓理于抒情之中,很耐人一读。4.以“门”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写作提示:“门”是联系内外的通道,“门”的含义有本义、引申义和象征义,有具体的门和抽象的门,有看得见的门和看不见的门,写作时应注意它们的联系和区别。

    例文:推开家门 高霈姗

    家,是最温暖的。当我们受挫时,它是个永不倾倒的避风港;在我们泄气时,它是个用不坏的充气机,不停地给与支持和鼓励。
    纵使如此,家毕竟是个有限的空间,在其中,所得的知识也是有所限制的,以致不足供给所需,这时,就须踏出一步了。
    天天关在家里,不出去看看缤纷的世界,不与个性不尽相同的人们接触、交涉,有如井底之蛙一般学识浅薄,却又自以为是,好似无所不知,这种人是不会给人好感的。相对地,推开家门,迎向缤纷的世界,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知识,多结交益友,见见世面,这类人,就好比蓝天中的飞鸟,俯视大地,游览各处,学识丰盈,却又不住地增广见闻,实惹人敬仰。
    清朝末年,只因皇帝的一声令下,断绝与他国交往,这道令旨,不但使清廷画地自限,更为之后的耻辱种下恶因。就在清廷自我关闭的同时,各国的科技突飞猛进,发明了许多现代化的武器,而我国只具刀剑及火药,不知他国早走进科学的世界,自我满足,又怎能相比呢?
    自古至今,中国总是分分合合,但每一次的融合,却都带来辉煌的盛世。现今,虽尚未统一,但两岸的交流制度愈来愈开放厂,毕竟同是炎黄子孙,同流着中华民族的热血,就让我们一起推开家门,迎接对岸的同胞,携手共创绚烂的成果!
    解剖:这是篇一事一议,内容充实,层层深入,思想脉络发展自然的简单议论文。题目就是文章的观点。
    文章首先针对生活中只有推开家门,接触“缤纷世界”,才能“增广见闻”、“惹人敬仰”的感受和道理,表述了推开家门的必要;接着,文章又以清廷紧闭“大”家之门,“画地自限”,蒙遭耻辱的历史,从反面论证了不推开“大”家之门,势必误国害民;最后,文章呼喊出了海峡两岸炎黄子孙,需要“融合”的心愿:“让我们一起推开家门,迎接对岸的同胞,携手共创绚烂的成果!”
    全文语洁文简,言之实在,不见大话空话和套话。运用比喻,形象贴切,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上一页  [1] [2] 


点击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 姓名: *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作文网 |

    地址:中国江苏 网监备案:32092502000081 E-mail:[email protected] 站长:陆浩
    编辑部、作文QQ群:228658618 通联部QQ:390008545 技术部QQ:81263931 版权所有©冠华作文网
    万网”提供技术支持 苏ICP备06005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