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版权申明

网络信息 | 家校互动 |
网络作文 | 竞赛作文 |
小考频道 | 中考频道 | 高考频道 |
新华教育 | 人民教育 | 新浪教育 |


祝福 | 帮助 | 网址 |
网站社区 | 媒体报道 | 同行作文 | 作文点睛 | 教师频道 | 资讯频道 | 英语频道 | 搜狐教育 | 腾讯教育 | 网易教育 | 留言 | 链接 | 旧站 |
最新公告:     冠华作文网署假期间作文稿酬双倍!  [ghzw  2011年7月6日]            冠华作文网录用的作文、论文稿酬翻一倍  [ghzw  2011年6月13日]            冠华作文网发布征集令  [ghzw  2011年6月3日]            请大家到新网站注册,登陆发表作文。  [ghzw  2011年5月2日]            冠华作文网新年发红包了啦!  [ghzw  2011年1月20日]         订阅: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冠华作文网 > 教师频道 > 作文教学 > 正文         ★★★
 
小组合作式学习如何落到实处?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9/9/26 11:42:10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我要投稿

【主题】小组合作式学习如何落到实处?

 

【案例背景】

 “合作学习”在我校开展已有一年多时间了。今年3月,我们五年级语文教研组决定进行一次“小组合作式学习”的研讨活动,这主要考虑到我年级学生人数过多,合作学习存在着方式和落实上的困惑。这次的研讨活动,我们准备选出一人进行授课,全组教师参与听、评活动,希望能从中收获一些关于大班额小组合作式学习的好经验、好做法。

授课任务最终被六班的江老师愉快承担了。 江老师选择的预授课,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第十册第15课《田忌赛马》。该篇课文是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大将田忌与齐威王赛马,在孙膑的帮助下转败为胜的故事。江老师将课文重难点定在了第二次赛马为何能转败为胜上。希望能通过课文的学习理解,在小组合作的帮助下,使学生从中学习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艰难的境地】

说实在的,《田忌赛马》一课,究竟如何抓住合适的合作时机、采用有效的合作手段、合理搭配合作成员并分配其任务,指导其扎实有效地进行合作研讨,把合作学习落到实处?这还真是一件值得大家研讨的事情。这关系到合作学习的互动观、目标观、师生观、形式观、情境观和评价观。如,我们年级除四班为50人的略小班额外,其他班级都是6870的班容量。这种情况下,学生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参差不齐,教师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和参与存在很多顾虑。如,小组的成员组合上就存在着很多的实际问题:进行自由组合吧,那么在毫无计划的情况下,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是难以考虑到的;不自由组合吧,成员身高、性格等在协调座位时又的确是一个问题。这种情况下,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作为能落到实处吗?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出实际效果吗?

 

第一次授课

相信江老师就是带着种种对合作学习的困惑开始了他的第一次授课。321日,他在六班进行了本次研讨活动的第一次授课。课的思路还是较清楚的,学生参与也比较积极,但授课结束后,我们对"合作学习"在本节课中的表现并不满意。

 

【片段一】

(教师过渡)正当田忌为第一次赛马失败而懊恼的时候,他的好朋友孙膑同他打招呼。

孙膑是怎么说的?(指名读孙膑的话)

你从孙膑的话里发现了什么?(问题指向不明,学生有片刻冷场,最终一学生在教师启发下说出“孙膑胸有成竹”)

田忌有何反映呢?(学生纷纷举手:“没信心!”“他半信半疑!”“田忌很疑惑!

那么这一部分写了什么呢?(生:孙膑献策)

孙膑献的什么策?同学小组讨论。(此时,前排学生扭向后面,与后排学生组成四人的合作小组。教师里面一片沸腾,轰轰烈烈的讨论声中,教师巡视、聆听并参与了两个小组的讨论。讨论持续了2分钟左右。小组内有分工,且较为默契)

师:谁能上来在黑板上摆摆这几匹马?看看孙膑献的计谋究竟是怎样的?

生:我!我!我来摆!(未强调以小组为单位汇报)

场面十分热闹,最后教师指一名女生上台摆。并要求其他学生在下面拿出自己准备好的纸马摆一摆。片刻,台上女生摆好了,

师:你能说说孙膑这样分配马匹是什么意思吗?(女生较为流利的说出了原因)

师:同学们小组间讨论一下:为什么马是一样的,只是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却有了不同的结果呢?(学生和前次一样进行讨论,教师巡视)

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学生汇报时,同组学生有站起来补充的现象。)

教师和学生对他们的汇报进行评价。

 

【片段二】

师:自由读文,想一想,两次比赛有何异同?

指名说:相同没有变的是什么?什么不同了?(学生纷纷回答:没有变的是参赛马匹。改变的是马匹出场的顺序和比赛的结果。)

师:你觉得齐王、田忌、孙膑三人是怎样的人?大家小组内讨论一下。(学生同前进行讨论)

小组派代表汇报。

评价该组汇报:师:你们组说的真好!其他组,你们有什么意见?

 

【第一次教师研讨:合作不能为合作而合作】

这次授课结束后,我组教师进行了第一次教研。我们一致认为,江老师的课还是值得称道的,也尽量体现了小组合作式学习;在具体实施中,也有值得赞赏的地方,如:在组内考虑到了‘组间异质’的因素,小组学生有具体的分工,协调合作,汇报和评价也体现小组集体意识;教师也能参与和指导小组合作学习。尤其是在合作学习的评价上,教师能注意到“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格局,值得大家学习。

 

赞赏之余,大家发现存在的问题也很多。老师们认为,学习是满足个体内部需要的过程。从合作学习的意义上说,合作学习必须是建立在“我要合作”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学生在学习中的确到了值得合作、应该合作的时候。一句话:合作必须有其合作的价值,应该有一定的难度,时机也要准确。但遗憾的是,江老师虽然注意到了合作学习的小组模式、合作分工、评价等,但是选择的合作问题却没有太多合作价值。虽然合作问题,“为什么马是一样的,只是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却有了不同的结果”值得学生好好研究讨论,但是事实上在提出问题之前,那名上台摆马的学生已经将答案在摆马的同时说出来了,而教师又没有将该问题再深一步的引导,让学生真正折服孙膑勇于打破常规的科学思想方法,所以,这次合作也是无太大意义的。至于其他两个合作问题,学生其实完全不用讨论就可以立刻答出,这种情况下,合作学习岂不是为合作而合作?

另外,我们注意到,江老师将合作学习仅仅局限在讨论合作上了,这不能不说是合作学习的一个误区。事实上,《田忌赛马》这篇课文讲述了到了谋略与运用谋略人的伟大,学生对于这类文章是很有兴趣的。课前老师也让学生准备了小纸马,为何在文中把小纸马的作用只定位在重演孙膑的派马方式上呢?如:教师完全可以根据需要,让学生在小组内分别扮演齐威王和孙膑,来一个对抗赛,让学生在摆一摆、议一议的合作中真正领略孙膑的足智多谋和敢于打破常规的思想方法。

我们的意见是:1、如果合作没有实际意义,那就是为合作而合作了。2、合作的时机和方式十分重要,否则学生最终会对合作失去兴趣。

 

【摸索中前进:第二次授课】

经过第一次的授课和研讨后,江老师积极听取了大家的建议,认真备了第二次课。并在我班进行了第二次授课。我班学生素质和江老师班差不多,事先我也安排了学生相应的预习准备工作。

 

这次的课,显得成熟了许多,尤其在合作学习上,江老师巧妙设计问题,指导和参与性大大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方式、合作效果等都有提高。合作学习较上次大大提高了实效。

 

【片段一】

师:第一次比赛后,田忌、孙膑、齐威王分别是怎样的?你能在文中划出相关的词句吗?

生:独立思考,找出了相关词句,纷纷要求举手发言。

师:看样子大家都找出来了,那么你们能在小组内分角色把这些句子读一读吗?并且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读?

生:小组内饶有兴致地朗读起来,并纷纷表述自己把握角色的理由。

师:哪个小组为我们首先表演读一下?(指了两个组朗读)

生:十分踊跃,有的学生不仅读出了语气,还刻意模仿了声音、配上了表情和动作。

(小组合作的形式变得活跃了,学生在读一读、议一议、演一演的互助中,很方便的揣摩了人物内心,小组合作对课文的理解起了实实在在的作用)

 

【片段二】

师:田忌真了不得,仅仅只是更换马的出场顺序,居然就让第二次比赛反败为胜!那么马的出场顺序只有前后这两种方式吗?咱们小组内议议摆摆,比一比,哪组摆的最多?记录员要及时把本组摆放的方式记录下来。(教师提醒学生可以轮换一下小组内成员的分工)

 

生:开始热烈的讨论分析,并动手试摆,记录员及时记录了摆马方式。

(小组合作的命题把握了课文的重难点,服务于课文的理解,同时又挖掘和拓展了课文理解的内涵;也极大调动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每一个学生各尽所能,相互补充,生生互动,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学生通过实际的讨论、协作,明白了孙膑的足智多谋离不开他善于观察、思考、勇于打破常规的正确的思想方法。另外,小组成员分工的轮换,也锻炼了每一位成员的不同能力,使学生之间的差距在努力改善)

 

【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两次授课后再次的研讨】

听了江老师认真讲授的两节课,大家感想颇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专门提及合作学习,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由此可见国家决策部门对合作学习的重视。但是教师如何面对学生,既让学生做了主人,给学生合作交流的机会和时间,又使课堂不乱堂、不搞形式、人人参与,让合作学习真正落到实处,真正为学生的发展起到切实作用,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讨论之余,老师们也联系自己,反思了自己在合作学习上的误区。的确,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真正发挥合作学习的重要作用,即便是合作,目标性也不那么明确,很多时候也是为合作而合作;合作的形式单一,老一套让学生懒得“合作”,加上有时成员任务分配不明确,产生优生越来越“热烈”,后进生越来越"沉静"的现象;而合作学习却认为,合作学习的目标观应该是在教学目标上,注重突出教学的情意功能,追求教学在认知、情感和技能目标上的均衡达成;除此之外,还十分注意人际交往的技能目标,并应将之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目标予以遵循和追求。

 

有的教师有感与江老师对合作效果的评价方式,谈到自己有时忽略了合作的人文意义,形式是合作,评价却又不自觉的沿用了传统的个体教学评价,即评价的还是个体在整体中的位置,这无疑使合作的人文意义落空了。而合作学习却强调应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同时也将之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将常模参照改为标准参照评价,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强调应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应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

 

谈到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问题,联系江老师的表现,老师们一致认为,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一定要始终牢记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旨在促进整个教学过程的发展,使学生与新知之间的矛盾得到解决。教师不应再把自己视作为工作者,而应是合作者、参与者。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要从原有的“权威一服从”关系逐渐变成了“指导一参与”的关系。

 

【依然困惑的问题】

虽说这次研讨,大家解读了他人也反思了自己,但是一两次共同的研讨,依然还是不能完全解除大家心中存在的某些困惑。如:合作学习渐入佳境时,下课了,怎么办?下次课继续吗?那再创情境可行吗?或者因为激烈的讨论,打乱了授课计划,拖延了授课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怎么办?

 

另外,对于我们年级目前最实际的问题就是,在班容量达到70人的情况下,小组合作式学习,即便有成效,那汇报反馈的时间够吗?教师协调、参与、指导的控制力够吗?我们每个班的小组成员通常定为4人,一个班就是将近18个小组,评价的方式是不是还有待继续探讨呢?

 

还有,组内成员的协同合作还应加强,要努力使每位成员明白,一个人的成功不能是成功,小组只有密切配合才能有好的表现。此外,关于混合编组的问题,我们还是存在着研讨前的困惑:大班额,究竟应怎样编组更为科学?

但是,总的来说,这次的研讨活动还是有收获的,我们全体五年级语文教师都有信心,在下一步的合作学习研究中,再取收获!


点击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 姓名: *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作文网 |

    地址:中国江苏 网监备案:32092502000081 E-mail:[email protected] 站长:陆浩
    编辑部、作文QQ群:228658618 通联部QQ:390008545 技术部QQ:81263931 版权所有©冠华作文网
    万网”提供技术支持 苏ICP备06005225号